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钧:万合天宜是这样发家的,《万万没想到》是这样起飞的

(2015-12-31 10:46:52)
标签:

杂谈

编者按:2015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28日到29日在杭州举行。这是中国电视剧业界今年最后的盛会,也是各种观点和见识的集中营。这里刊发的是北京万合天宜创始人兼CEO范钧的演讲,为大家分享如何“和年轻观众一起玩起来”。
范钧:万合天宜是这样发家的,《万万没想到》是这样起飞的

范钧

网生内容现在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其实是如火如荼,在年轻人中有巨大的影响力,而我们公司的发展其实也是在网生内容蓬勃发展的风口上,才发展到今天。

四年前创业的时候,我们公司13个人,在一个三室一厅开始创业。到了今天,我们大概有400个人。一是我们在风口上;二是我们在耐心创造一些资源、创造一些IP出来。

每一年的路都是不平坦,第一年要解决如何养活自己,为了养活自己给广告主拍片,无论是叫兽还是其他的创作人员,只能广告主怎么说我们怎么干,而且广告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每次提供一个靶子,他们说不行得改,我们再改,我们被折磨了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知道了广告主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营销目的需要达到,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熟悉了市场;二是锻炼了团队。

一边是大导演,一边是广告主,我们在中间的困难可想而知,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把这个事儿做成了,项目金额非常大,但是我们没有赚钱,留下的是这个团队。这个团队的雏形、运作模式建立了。

我们把创意到制作、到宣传,全部在一个公司实现,我们当时没有办法外包,反而造就了我们对市场反应非常快,所有环节是内部控制的,我们反而对市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我们做一个作品出来,我们做一个片子,15天可以做出来,我们把这种运作模式给设立了。

第二年开始,我们做了《万万没想到》,我们觉得如果只做定制项目,最后就沦为了影视民工,最后大家比拼的就是最终谁的价格最低,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将来能够累积的内容。

范钧:万合天宜是这样发家的,《万万没想到》是这样起飞的

我们从第二年开始和卢梵溪商量,怎么能够做一个作品出来,而这个作品又是为移动端服务的。移动端的特点是大家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是使用的时间非常短。我们对《万万没想到》最初的定位是5分钟、10分钟的短剧,适合在碎片化时间里享受。我们把非常大的信息量压缩到这5分钟、10分钟,大家如果看过就知道信息量非常大,节奏非常快,有的时候看一遍是不足以得到所有信息,得看三遍、四遍。

接着推出了《报告老板》,《万万没想到》是叫兽导演,《报告老板》是另外一个导演,我们不断把新的导演推向市场,让市场检验他们、锻炼他们。

我们运营到现在,把自己定位成内容品牌的制作、运营、宣传平台,所有创作人愿意和我们合作,可以嫁接到这个平台上。我们把公司缩小,我们有7个车间,车间只是好玩的说法,每个车间都是独立的工作室,这个独立的工作是他们研发项目,我们支持他们的研发,我们看哪些项目已经毕业了,能够推向市场了,我们就把它推向市场。

现在影视互联网相结合的行业变化非常快,我们要缩短这个决策点,让每一个团队快速的对市场做出反应,抓住市场。

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包括创意团队、宣传团队、制作团队、发行团队就是一个平台资源,这个平台资源是各个车间能够享用的。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培养出更多的新人出来,因为培养新人需要很长的周期和耐心。我们的成功率并不高,10个项目中可能只有一个、两个能够出来,可以走向市场。

互联网项目是这样,大家的选择非常多,电视就是几十个电视台,但是互联网是海量节目,如果没有独到之处是抓不住观众的,如果前15秒没有抓住,观众就弃剧了,再也不会来看你。所以我们的研发对故事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没有明星,也不给他们很大的制作费用,所有年轻人最需要考验的事什么?故事,所有内容最核心就是故事,其他资源、制作、明星都可以花钱搞定,但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影响观众的方式,这个是需要自己去磨练的,只有在小项目中让他们不断磨练,才能够慢慢成长。

年轻人失败的也很多,但是对我们来说,失败也行,因为在失败中大家都有成长,大家知道我失败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不会把他们放在温室里,直接把他们放在市场上,让市场检验。

我们的观众非常年轻,15岁到25岁,所以我们的创意人才也非常年轻,他们没有经过职场的历练,没有受过什么苦,突然到了这里一腔热情,一定要把这个事儿做好,但是有的时候也会犯一些错误,我们有这个耐心,包容他们犯错误。

在我们公司里,我鼓励大家犯错,只要不犯重复的错误就可以了,因为只有犯错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创新,只有创新才有前途,我们这个品牌不是高质量,这个品牌就是鼓励大家创造、创新的,这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失败,没关系,只有经历过失败的磨练才能够成长。

范钧:万合天宜是这样发家的,《万万没想到》是这样起飞的

我们公司的运作在前端是VC或者孵化器的概念,我们有七个车间,那么多的创作团队,有20多个项目在研发过程当中,大家看到的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下面还有庞大的个体,我们给这些团队支持、支撑,如果毕业了就推向市场。这个时候我们掌握一个平衡,只要这个项目成了,公司必须从这个项目中得到10倍、100倍的回报,这样才能够孵化更多的项目,这不是一个慈善机构,需要一个商业模式支撑它。

对于影视行业我们是一个新军,我们也在不断做,我们接下来准备运作第二部、第三部电影作品,可能在后年和大家见面。电视剧方面我们是完全的新军,2014年过年的时候,湖南卫视和我们合作,我们有6集《万万没想到》放在电视上播的,我们不太懂电视,不知道尺度,6集有一集毙了,临时上线的时候告诉我们这一集没通过,大家知道我们的讲述方式,广电可能觉得这个讲述方式对于电视观众来说不是太接受,我们触电的感觉不是特别好,缩回来了。整整两年安安心心做网生视频内容。

现在我们也在开始做长剧方面的准备以及剧本的储备,接下来我们会又一次触电,但是这次触电要和电视剧大佬们合作,由你们帮助我把关,你们比较懂电视剧市场,我们一起合作把这个事情做的更好。

网生内容是针对年轻人的,但是这些年轻人也会成长,从亚文化会走到一个主流文化,我们也是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块成长,但是最核心的一个是内容;一个是人才,这是我们紧紧抓住的两个最关键的点。

【文/范钧】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