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Part 1:原著的受众基础
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首先要看的,就是该网络小说原先所具有的受众基础,这也是克顿的IP评估体系的第一条。然而,网络上的热门小说不仅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也没有一个公信力强的数据总汇直观地体现该小说的具体受众规模,所以,这成为评估IP价值的首要难关。据独舌记者了解到,《锦绣未央》改编自红极一时的同名小说,其网络小说自更新以来长期盘踞潇湘书院月票榜、钻石榜和订阅榜前列。独舌记者通过查阅得知,近年来网文刷票争议声渐起,泡沫逐渐形成,而这部小说是在泡沫形成之前沉淀下来的,证明这部作品的确拥有庞大的粉丝量和影响力。
Part 2:IP的题材和话题性
《锦绣未央》原著的题材是古装偶像剧,这成为它被克顿收入旗下的重点因素之一,也是克顿的IP评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这两年的“限古令”以来,古装剧的体量和规模却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被压缩,还仍然以一定的趋势在快速增长。比如今年以来,重点的古装剧项目就有:九月《琅琊榜》(54集)、《云中歌》(45集),就连正在热播的《花千骨》(50集),也是隶属于“古装剧”这一大的门类。加上早已拍完、被视为2015、2016年度的重点项目《女医•明妃传》,待播的古装剧其实还是非常多的。这说明,尽管有“限古令”存在,但选题精准、制作精良、话题度爆棚的古装剧,仍然有其深厚的功力,能够在千军万马的古装剧大军中脱颖而出。
古装偶像剧最吸引人的就是极美的造型
在潇湘书院热门的网络小说中,门类繁多,但雄踞前列的,永远都聚焦在以下几种门类:穿越、架空、玄幻,比如在总点击榜的前20名里,穿越系有5部,架空系有4部,这说明在网络的世界里,想象力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而有研究表明,常年混迹于网络的90后、00后网民,他们往往也是电视荧屏里,古装剧的消化大户,这就带来了极高的IP转化率,将《锦绣未央》改编成电视剧,既顺应了一部分书粉的心意,也能吸引一部分剧迷,不缺话题性。
话题性,是克顿的IP评估体系又一个评价维度,何谓“话题性”?除了前文已述的原著书迷基础,还包括剧种题材、演员阵容、粉丝吸引力等内容,目前,《锦绣未央》的女主角人选已定,是国产影视剧界一线花旦唐嫣,唐嫣过去的古装热剧不少,博得许多观众喝彩,特别是在古装偶像剧这一门类下,已经攫取不少粉丝的信赖。
深蓝色的戏服传递出角色“腹黑”之感
Part 3:故事情节和内容的张力
据独舌记者了解,《锦绣未央》原小说总共有六册,全书有75万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部头”小说,这是网络小说普遍都具有的“共性”,比如暑期热播的《无心法师》,原著有四部,差不多100万字。这也是网络小说区别于传统小说的“特性”,因为网络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新内容才能保持住用户黏度和热度。
但是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载体,在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必须要有所取舍。从故事框架来说,小说可以呈现出一种无限发展的态势(几百上千万字亦可),但是影视剧通常有较明确的体量要求,需要在这个框架内实现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戏剧事件的起承转合,因此需要在剧本策划阶段便对故事框架进行一个整体规划。这也是克顿IP评估体系的重点内容。
《锦绣未央》讲述的是一个相府三小姐李未央苦熬八年,终于一朝为后、风临天下的传奇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涉及的元素有权谋、言情、虐心等等,女主角经过的事件和阶段非常之多,而这一系列的事件则可以推动角色的构造。据悉,在“李未央”这个全剧灵魂人物的构造上,该剧不仅会保留原小说中那种嫉恶如仇和雷霆手段,为了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还要增加更多的角色维度,如爱情、亲情、友情的维度。对于古代女性传奇剧来说,特别需要加强爱情上的跌宕纠葛,使得人物情感更加丰满。另外,该剧的适播性和耐播性都很强,不依赖强平台也能持续多轮释放。
《锦绣未央》以“女性史诗”为卖点
总结:在克顿传媒自我总结的评估体系经验教训反馈中,一句“评估经验必须与时俱进,不能脱离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必须更具前瞻性”说到了点子上。的确,在云云总总的网络小说或者传统小说中,的确存在着不少商机,但改编不是单纯地生搬硬造,一定要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加持,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优质IP的市场潜力。
【文/水兵月】
End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