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恋爱排班表》是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的经典话剧《他和他的两个老婆》的电影版,丁乃筝任导演。
![]()
这部电影最大的优势是依托于强悍的文本。实际上,几乎所有根据成功话剧改编的电影都有着文本方面的优势,离这部电影最近的同类是一个多月前上映的《十二公民》。话剧话剧,那就是靠说话来推动戏剧冲突的剧作,不是靠特效取胜,也不是靠色相取胜,不是靠重口味取胜,更不是靠明星人气取胜。话剧通常需要巧妙的戏剧构思,相对集中的场景,简单而纠结的人物关系,还有一些穿透世俗的思考力。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说是一部合格的话剧。
当然,近年来盛行一种人气很高的“爆笑喜剧”,小品化的段子,串烧型的结构,砸挂式的时事勾连,以及毫无底线的台词和表演。严格说来,这种不算话剧,只能说是舞台剧。这种剧也有改编成电影的,有的票房还不低,比如说《分手大师》。
![]()
《恋爱排班表》也有较强的喜剧元素,但它的基因来自话剧而不是“爆笑喜剧”。它在思考婚姻中的出轨问题:一个男的有两个女朋友,一三五这边上班,二四六那边执勤。本来也是相安无事的,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两条线灾难性地交汇了...这个结构有前贤可以参鉴,世界名剧《波音波音》讲述了男主角利用一张航班时刻表,周旋于三个错点上下班的空姐之间的故事。那个是一套公寓里的一对多,这个是两个地址里的二对一。不过,只能算是互文,两者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
前半部分故事发生在台湾女友的居所里,一连串误会、巧合和拆东墙补西墙,总算把马脚遮了过去。后半部分故事发生在内地女友的居所里,又是一串乱入、对峙、掩饰和左支右绌,这次没能把“一夫二妻”的事实隐瞒下去。导演没有对“渣男”进行显在的谴责,不过他先受轻伤、又受重伤的安排似乎已表明了电影的态度。不知道是为了过审之所需,还是不至于让男主角太“渣”,话剧里的两个老婆在这儿成了两个女友,法律问题变成了道德问题。
![]()
曾经美梦一般的前奏,似乎满足了男人们红玫瑰和白玫瑰兼收的美梦。可是美梦醒来是噩梦,梦醒时分的现实格外残酷。丁乃筝似乎格外不愿意做成一部控诉剧,所以戏里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愤怒谴责,戏外还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出轨的不只是男性,也有女性。是的,男女平权就是女性不仅要在好事上享有自主权,在坏事方面也保有堕落的权利。结尾警匪对峙只开了一枪,偏偏就击中了“渣男”,这很好地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古老信念。不过这点儿警示意味浅尝辄止,对于习惯了电视剧般掰开揉碎的观众未必能接收到这层意思。感觉导演只是把这个问题摆出来就行了,并不想给标准答案。她更多地迷恋于文本和细节,通过各种设套、解套和笑料给观众一个半小时的精神愉悦。
要说缺点,其实也在于从话剧到电影的转化不是那么无色无形,另成风景。从布景到实景,可不只是换个空间而已。舞台空间毕竟有限,浓缩是美德。现实空间辽阔,纵深是强项。影片中舞台设计的痕迹还在,舞台表演的风格还在,这当然也有美感,可有时候感觉空负了电影的天马行空,没有通过场面营造和镜头调度做出开放性和压迫感。观众看话剧是大全景,不见得能见细微表情,是通过个体发挥和彼此配合来形成观感。观众看电影是以镜头为眼睛,是可近可远的全视角,需要导演综合使用特写和中景、远景镜头。这其实是两门学问,话剧转电影不仅要学会重构空间,也要学会镜头叙事,《恋爱排班表》这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
演员方面,车晓和许晴的型儿都对,一个贤惠型,一个甜心型,表演也都在轨道上。车晓是台湾演员就更好,甜糯口音一出,就会增加故事的说服力。许晴再年轻些就更对,她现在更适合演宋庆龄,虽然少女心和公主病一样儿都不缺,但女神不能永远“knock knock”。男主角陈武康气质是对的,男的只有兼具艺术气质和孩子心性,才能在干下荒唐甚至龌龊事后,不至于让人不可原谅。他们的忧伤和自毁气质能唤醒女人的母性,忘了自己遭受的伤害。华少做演员比作主持人来劲多了,他在努力地让自己变成一个谐星。
这部电影是赖声川话剧改编电影的尝试之作,其实他们很多年前就把《暗恋桃花源》搬上了银幕,另外还有《这儿是香格里拉》。这次进军内地市场的牛刀小试,会留下很多经验和教训,成为未来改编《如梦之梦》和《宝岛一村》这种重头剧目的宝贵财富。影片还没下档,想领略表演工作坊风采的观众,可以移步影院一逞所愿。
【文/李星文】
End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