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2015-06-12 19:41:02)
标签:

杂谈

昨天下午,新浪潮论坛在上海电视节上演。再新浪娱乐的主持人张本的串联下,制作人蔡艺侬、侯鸿亮、吴敦,演员林心如,以及《影视独舌》主编李星文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不谦虚地说,这是白玉兰论坛中准备最充分、信息量最大的一场,也是唯一请到明星作为嘉宾的一场。各位说得都很精彩,不舍得过多剪裁,我们准备分两期刊登,今天先发李星文的发言摘要,大咖们的观点明天奉上。


张本:我们现在在这个环境下,几位嘉宾作为出品方、制作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投拍古装剧,古装剧对你们的吸引点在哪儿?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星文:他们几位都是从业者,我是评论者,是观察者,实际上是观众的视角。你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为什么大家拍古装剧,因为观众有需求。观众的需求分两种,古装剧的类型也分两种,一种是古装正剧,我们可以叫做历史正剧。还有一种是古装偶像剧,我觉得武侠剧是偏于古装偶像剧。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历史正剧,虽然这几年有一点衰落,但是需求没有消灭。所谓的历史正剧的四大件,从《雍正王朝》到《走向共和》到《大明王朝1566》再到《大秦帝国》第一部,这四个剧播的非常好,影响力非常大。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对历史的兴衰规律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和表现,而且是故事化的表现。这说明,你只要做出这种精品来,你的影响力和到达率会非常的高。近两年古装正剧有一些衰落,且不说市场变化的因素,首先是象样的历史正剧本身就在衰落,没有出现经典作品。


说起来古装正剧的衰落有标志性事件,就是《楚汉传奇》的播出失败。主创都是朋友,请他们牺牲一下帮我们弄清原委。这个正剧大家的期望非常高,名编剧、名导演、大明星,也是按照历史正剧宣传的,但是最后出来发现从史观到故事到制作都不高明,甚至很草率,收视口碑不佳,造成了播出平台、投资人对历史正剧失去信心,对于很多期待历史正剧的观众也造成了打击。此后,近两三年以来市场当中没有出现过精品的历史正剧,有一些还不错,像《大清盐商》,平台稍微弱一些,没有达到该有的影响力。但是有一部正剧是《北平无战事》,不是古装剧是历史剧,从经济视角阐释了蒋家王朝的轰然崩塌。如果可以做到这种级别,平常不看电视剧的人回来了,它的收视率稳稳的站到1点以上。古装正剧衰落,我觉得是创作出了问题,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第二,是古装偶像剧的需求。其实古装偶像剧主要是针对年轻的群体,它的最大的功能就是感情代入功能,里面的主人公遇到的纠结非常多,阻力非常大,面对爱情的时候非常的决绝。这是我们观众日常所做不到的,把自己代入到古装偶像剧里面,可以实现对爱情的想象和梦想。所以只要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观众不断产生,那么古装偶像剧始终有它的市场。我觉得从需求的角度可以回答你刚才的问题。


张本:《古剑奇谭》播出以后,李易峰的人气越来越高,古装剧和明星是两个互相促进的生态圈。林心如也是从古装剧走出来的偶像明星,还有胡歌,钟汉良。那么古装剧为什么能够更好的捧出明星来,跟其他类型比有什么优势?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星文:其实就是距离产生美,因为古装偶像剧它的年代跟我们很有距离,而且它所创造的世界和空间跟我们有距离,用以盛放我们的浪漫主义情怀。武侠剧里有江湖,这个江湖别说现代了,过去的世界当中也是不存在的。现在仙侠剧里面更是构造魔幻世界,还要腾云驾雾,把距离推的更远,所以是距离产生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生活态度太务实,太功利,只有到有距离的社会当中,才可以安放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偶像明星就是来满足公众的浪漫主义情怀的,主要是起这个作用。


张本:古装剧在受众上是不是有一个自身的局限性,会不会直接影响它在发行和电视台采购的时候的意向?比如说古装剧都愿意发行到湖南卫视,因为湖南卫视和所有的年轻观众比较契合。那么非湖南卫视在采购古装剧的时候,会不会想播出来不会像湖南卫视一样火。


李星文:古偶剧就是给特定观众群体的剧目,服务于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距离产生美,但是对于大妈们来讲距离产生排斥感,因为这种东西离他生活很远,他宁愿看看家庭剧,学一些“兵法”跟自己媳妇斗一斗。这样一个特定观众群体的电视剧,很明显一到暑期的时候收视率上去了,一过暑期收视率下去了。像《古剑奇谭》去年暑期收视率非常好,《风中奇缘》接的时候暑期结束了,虽然品质不比《古剑奇谭》差,但是档期没有那么好。还有在线性播出的电视台当中,也就只有湖南卫视牢牢的绑定青少年群体,其他的卫视关注的群体比较杂,古偶剧的购买,湖南卫视是相当占比例的。但是到了播出非线性的视频网站的时候,这个就不成问题了,青少年不上学的时候,到周末的一样可以在网上看。所以我认为,视频网站才是最重要的一颗星。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张本:一个数据是2014年周播剧微博提及量,其中古装剧占大了80%。最被网友热烈讨论的是古装剧,那么古装剧是不是应该另辟新的战场?


李星文:我觉得是。因为在总量尤其是黄金档播出古装剧的总量受限的情况下,用周播剧的形式可以开辟很大一块空间。我分析过周播剧为什么适合古装剧呢?因为它满足了大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心理需求。现代人尤取用娱乐视听产品太方便了,选择性太多了,尤其是连续剧来说,每晚三集的时候,白天重播的时候可以看六集,而周播剧恰恰是人为的给你造成了一种选择的不方便,隔一周才能看见。因为人们的需求是多元的,在各种文化产品非常丰富和方便的情况下,他愿意选择有阻力的东西,牵肠挂肚有时让人很舒服。刚好古装剧是表现古人的事情,过去大家是写一封情书,就抱着甜蜜的心情等待,有时候要等上三个月才有回信。这个事情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效果。这意味着对于古装剧来说,可以在黄金档之外,政策允许同时满足大家需求,开出一个新的战场来。而且据我所知,有多家平台考虑在晚上的非黄档建周播剧场。


周播剧是潜力非常大的时段,现在周播剧都放在晚上9点半以后,而从观众的组成来说,小孩们除了放假该睡觉的都睡觉了,广告的主流诉求人群应酬也完了,回到家该看电视了,这是一个。再一个周播剧因为所在的时段实际上不太受各种政策限制的,黄金档的剧目在审查方面,创作的尺度方面受限制,但是你不在黄金档,所拥有的尺度大致是,不能说跟网络剧平起平坐,但是准网络剧的的尺度。看这个剧的人是精英人群,而且尺度也很大,就有利于出好作品,也可以长远的发展下去,所以我是看好周播剧场。但是唯一的隐忧,由于视频网站的出现,电视台有一点点下行,但是可以在逆境当中作战,把这个当做重点突破的方向,说不定可以向上弹一弹。


张本:我们从李老师那里开始,谈谈古装剧在新媒体营销上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热一个古装剧的话题呢?


李星文:古偶剧不衰,是因为它接纳了我们无处安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星文:因为它是很年轻人看的东西,所以肯定互联网是它最重要的宣发的阵地。其实过去一些比较成功的古装剧已经把互联网营销运用到了极致。最理想的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自然生发的热点,比如说《甄嬛传》那会儿流行的时候,出现了甄嬛体,带着一点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那个时候不光是女的还有男的也那样说话,什么什么是极好的。一旦网上有这种苗头的时候,作为新媒体营销来说一定要抓住,放大,哪怕一开始的时候推动的因素大一些,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那么段子也是这样。你一定要抓住具有流行潜力的东西做一些无限的放大,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


第二,我觉得需要有娱乐精神。比如说我说《杉杉来了》里包鱼塘这个事,网民一开始是讽刺这个事情,但是说多了就不是讽刺了,是喜剧,传播。张翰很好滴利用这事进行自黑,人气暴增。如果是没有娱乐精神的主创,它可能在不同场合去反弹,去辩论,辩论更会造成反感。我们确实在学习互联网思维,老同志们用互联网比较晚,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就是在互联网的空间中长大的,所以新媒体对于古装剧,特别是针对年轻观众,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整理/三步】



End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