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独舌第六十六期: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2014-07-11 14:55:52)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独舌

导读:《结婚》打入第三世界、广电媒体受威胁、《分手》观众两端化

 


1、《咱们结婚吧》再进黑非洲

 

影视独舌第六十六期: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新闻事实:7月10日,高圆圆、黄海波主演的热播剧《咱们结婚吧》在非洲开播。去年《媳妇的美好时代》率先走进非洲,受到喜爱。《咱们结婚吧》算是《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姊妹篇,两剧风格上比较相近。“《媳妇的美好时代》、《咱们结婚吧》,两个剧的风格比较温暖,比较好玩,非洲人民很喜欢,毛豆豆在那边已经成了一个偶像,非洲群众一看见中国人,就会说毛豆豆来了”,导演刘江介绍说,“《咱们结婚吧》走进非洲,将有三个译制版本,英语版、法语版、斯瓦西里语版在十几个国家播出,几乎把全非洲的电视观众都覆盖了。”目前,中国电视剧的出口数量还是偏低,远远比不上欧美、日韩。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电视剧题材太窄,好剧不多,还有不少跟风、雷同的情况,加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许多题材不太容易被国外认同。

 

独舌点评:先有“媳妇”,后有“结婚”,这倒是符合中国传统夫妻“先结婚,后恋爱”的流程,也符合中国家庭“先有恩,后有爱”的进度。这两部剧虽然风格接近,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媳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而“结婚”则是在有了成功前作,对市场重新分析之后,瞄着成功制作的新剧,并且的确在收视和点击上取得了年度冠军。成功不易,“复制”成功更不易。不过,在出口非洲这件事上,两剧的意义是一样的,中国电视剧目前还不具备在欧美发达国家抢夺市场的实力,而向第三世界进军则带有文化输出的色彩,“媳妇”和“结婚”里的中国式都市小康生活,料是非洲兄弟憧憬和梦想的境界。鱼和熊掌都是人所欲也,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都需要攻占,加油。

 


2、广电的广告增长失速怎么破

 

影视独舌第六十六期: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新闻事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广电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3年全年票房收入217.69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127.67亿元。此外,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达到3734.88亿元,创收收入3242.77亿元,同比增长15.67%,增幅比上年降低2.56个百分点。广播电视广告收入达到1387.01亿元,增速比上年下降3.93个百分点,广播和电视广告增速分别下降2.74%和6.97%。“这个现象意味着传统广播电视广告市场开始萎缩,广播电视台产业运营的商业模式亟待创新改革。”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银幕数量、观影人次全面创历史新高,进一步稳固了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在产量方面,2013年中国各类电影生产总量达824部,较上一年有7.7%回落。院线上映的国产电影达到326部,同比增长27.51%。全年票房收入217.69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收入127.67亿元,同比增长54.32%。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约相当于北美地区票房的1/3、全球总票房收入的10%,“中国电影市场对世界电影市场格局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

 

独舌点评:票房高歌猛进,这是十多年来不变的旋律。异常的是,广电的广告增长失速。过去十年,新媒体将平面媒体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又直接威胁广电媒体。如果说以前只是“狼来了”式的呐喊,现在是真真切切地出现了失血现象。与此相伴生的是,平均收听率和收视率的下降。手机成了横扫一切的超级媒体,有眼睛的地方就有小屏幕。有一部手机随身辐射还不够,“双枪将”和“三枪将”比比皆是。根据用尽废退和基因相延的法则,中国人或者说人类会不会成为先天近视一族?相比之下,广电的广告增加还是减少倒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人类享有免于成为瞎子的共同机会。

 


3、《分手大师》带来的意见断裂

 

影视独舌第六十六期: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新闻事实:光线传媒日前发布关于电影《分手大师》票房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参与投资及发行的影片《分手大师》于2014 年6月26日18时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7月8日24 时,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12 天,票房成绩约为人民币4.5亿元(最终结算数据可能略有误差),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第六条规定,发布此公告。光线传媒表示,该影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票房收入以中国大陆地区各地电影院线正式确认的结算单为准,公司就该影片取得的财务收入将按照票房收入分账比例以及公司与其他合作方签署的相关协议的约定进行计算。公司将在2014 年半年度报告中就该影片报告期内的相关财务数据及公司整体财务经营状况进行披露。

 

独舌点评:光线发布这份公告的财经意义,独舌君不是很清楚。但在看过《分手大师》后,我对影市的确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陆天明老师和极其享受的观众的看法是一致的:邓超奉献了超越常人的、没有“节操”的、至贱无敌的演出。只不过,陆老先生认为“人不能卑贱到这个程度”,电影不载道已经浑身不自在,无下限更无法忍受。而支持者认为,能在影院里看到邓超搏到尽,展现平常罕见的各面,大家一笑再笑,已经值了。节操?不搞笑的喜剧才没节操。大家看见的是同一个现象,对其本质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只是评判的尺度不同,因为彼此的心不同。陆天明以老小孩的姿态呼吁“孙俪管管”,起到的是反向推高关注度的作用,“管”是不会有人去管的。独舌君个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也不愿意对之发出恶声,但更不愿意听到对于批评意见的恶声。这部电影使演艺事业处在瓶颈阶段的邓超拓展出了一片新的天空,是他就近选择了一条直通票房和影响的捷径,我不相信他下次当导演会再来一部《分手大师》。

 

(资讯:田园 点评:李星文)

 

 

影视独舌第六十六期: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