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世间|妈妈住进养老院之后(7)

(2023-07-13 15:58:49)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分类: 中长篇小说/记实

吃完晚饭站在二楼阳台上,发现村里村外都有路灯,特别是通往后周的柏油小公路上,两排桂花树,间隔两排路灯,环境和人居与三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村子虽然变化巨大,适合人居,可目测全村灯火,估计不超过二十人。想想八十年代,鸡鸣狗吠,养猪放鸭,村民基本就在本村讨生活,少的上学,老的颐养,对比人世间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又想着后周的发小同学周强林因工伤在家休养,不如趁晚上没事去看看,灯明风轻,就当散步。但一问家乡群,有人说他在医院住院,中医院。既如此,那就再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当夜睡前喝点红酒,一觉自然醒,醒来时已是2023329日早上了。

洗漱完毕,突然发现,早餐吃什么?这三个屋下集中一起,连个小店都没有,更不要说早餐店了,难道去乌石街吃!吃饭问题怎么可能依靠别人,得自己解决,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去升礼家问问吧,既然他在家种田,说不定有油面呢。有油面,有土鸡蛋,早餐不就解决了。想好之后,下楼,到公路对面升礼家问问。路过大哥家前头时,发现前几年种的桃树高大茂盛,一树桃花,落英缤纷。今年肯定丰收,站在桃树下心想,不知这桃子好不好吃。

升礼一大早不知去哪儿干活了,他老婆在家。

昨天他就聊到他有四、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快四十了,还没结婚,老大难。他老婆昨天还聊到,他们城里有房子,隔段时间就去城里打扫一下,住不习惯,还是乡下种田种菜好。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升礼已经是大人了,干农活一把好手。纵然如此,由于几十年来一直在外地求学打工创业,我对他的子女并不熟悉。因此,聊天尽量避免子女的话题。

升礼老婆看到我,说:早啊,住乡下还习惯吗?

习惯,习惯。干净整洁,树多绿化多,清静,空气好,早上被鸟叫醒,比以前强多了。

是哦,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屋下又没几个人,清静真是清静。

都出去搞疏通了,发大财了,我看屋下别墅又多了几栋,两年没回来。

嗯,有些人能干,活泼,发财了。

我早上看了看三个屋下,没看到小店,也没看到早餐店,早餐都不知去哪儿吃。

早餐?早餐店?开早餐店真要喝西北风。

是啊,平常没什么人,开早餐店是要喝西北风——我记得以前梅花开过早餐店。

梅花是开过包子店,那好久好久的的事了,大家都还在屋下没出门打工的时候。

我一早起来,发现没地方吃早餐,又不愿去乌石街,所以来你家看看,有没有油面?

说起油面,还真有。不过,实话实说,比别人个要贵些,十八块一斤。

没关系,贵一点便宜一点没关系,你帮帮忙卖我两斤,我还没吃早餐。

我家这个油面,我是用苦麦加小麦试做的,还真试做成功了。去年乌石街几个人打了只野鸡,听说我家油面好,特地来我家买油面炖野鸡吃。别人油面十六,我的十八,要贵两块。

没关系,你卖我两斤,我现在就去做早餐——你这些一大包一大包都是干菜吗?下次开车回来了,我要买一些带走;还有你家的米好吃,香,下次开车回来了我买一百斤带走。

升礼的老婆称好了面,她不会用微信收钱。

我用她的手机点开微信找出收款码,扫码转钱给她。

她高兴地说,钱收到了,我知道收到了。

横穿公路回家时,对面的英姐在家门口指着我问旁边人,朱叔家的老三回来了?

我跑过公路,对英姐说,是的,我回来了,回来玩玩,看我姆妈,做清明。

英姐呵呵笑着,热情地跟我聊起来。英姐是老六的大姐,我少年时她就嫁外村了,因此之前并不是很熟悉。在我出门闯生活这几十年当中,英姐也不知是哪一年携一家人回村定居,并且跟我家成了前后邻居,前屋后家,每次回乡我都能看到她。也因此说明,她是少数没有出门讨生活的村民之一。她在家务农?还是做专业户?我没问。我向来不喜欢打听别人做什么怎么生活。在这个全民出门谋生的年代,没出门的人要么是年纪大了,要么是其它原因。而不管是年纪大了,还是其它原因,毕竟是别人的隐私,打听别人的隐私总之不大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