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妈妈住进养老院之后(9)

标签:
历史情感文化 |
分类: 中长篇小说/记实 |
小车进入洪下,公路基本与乌石河并行,河坝既是河堤也是公路。河的南岸有一与河平行的东西向大山,山顶布满了风车,煞是壮观。据自己方向感和多年看地图,这大山翻过去就是青山主峰,中间的山谷就是力士沟。从前听奶奶说过力士沟,说是1938年躲反时,就躲在力士沟。儿时的我听错了地名,以为是栗子沟。今天就要爬的山就是这当地人称为蜈蚣山的风车山,从港北雷家后山上去。去年看到新闻上说,风车山建成了大德山森林公园。
港北集镇沿乌石河两岸而建,一座人行红色廊桥横跨乌石河之上,河上两座堰坝,堰湖如镜,颇有水乡小镇的风味。山区小镇如果利用好小河小溪,建成多层次堰坝,既改善缺水,又美化了镇村,这一点西南一带是学习的榜样。而赣北,特别是乌石河,白白浪费了一河清水。大德山港北小镇勇于走出了第一步,为她点赞。港北的一小步,也许是乌石河的一大步。但愿乌石河麻雀变凤凰,不远的将来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之河,不负两岸青山绿水。
站在廊桥上吹风拍照,心想,到了夏天,这里肯定网红。交通方便,堰坝戏水,放眼家乡所有乡镇,就此一地。但对于多年来行走户外的人来说,就不值一提了。还是去爬山吧,就在这吃个中饭,吃饱饱的爬山。山上俯视这个世界,才有别样的感受和感慨。于是下廊桥走到镇街上,先找到一家超市,买蚊香和电池。蚊香妈妈叮嘱买的,电池是家里燃气灶打不着火。东西放到小车后备箱后,就在小超市附近找家店吃饭。爆炒猪肚,老板说这是招牌菜。就吃这个吧,平常在家不会做猪肚,出门在外也不讲究,填饱肚子有力气爬山今天最重要。
吃饱中餐,站在公路河畔边抽根烟,然后开车到河对岸雷家新村,以为可以开车到半山腰。但到了进山口,发现沙石公路不好驾驶,打听车开不上去,准备从雷家新村后山开始徒步。可是,明明看到大德山森林公园的牌子,却找不到去森林公园的方向指示牌,会不会是另一条路呢?把车停在雷家新村篮球场上,再在村里找人打听,森林公园的入口到底在哪?
像小城所有的村子一样,看不到年轻人,连中年人都少,几个老年人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最近的一个老太太坐在家门口,看起来很和蔼,上前问她,爬山路在哪?老太太站了起来,一脸带笑,但不知所云,原来听力不好,只好又问别人。一连问几个老年人,他们似乎都不清楚问什么?最后,一个年轻姑娘路过,问她,才知道公共厕所边的沙石路就是爬山的入口,车开不上去。又问她,你认识雷小梅吗?她说,认识,那就是她妈妈。我拍张照给雷小梅看看,你是她发小吧。年轻姑娘笑着躲开,说,她不认识我,我是嫁过来的,她一直在外面。
再看雷小梅的妈妈,就是第一个打听的老太太。再次走到老太太面前,大声说,我是雷小梅的朋友,帮你拍张照。老太太笑呵呵的,似乎没听清楚。旁边一大爷用当地话对老太太说,他说他是你女儿的朋友,小梅的朋友,来我们这爬山。老太太脸上笑成一朵花,我小梅的朋友啊,她在广州呢,家里坐。不了,我去爬山,就是小梅告诉我这里能爬山的。
告别老太太,开始爬山,顺便把老太太的相片发在家乡群里,群里一时话题不断。
山路上没一个人,山风吹过,树枝摇摆。山顶上是座石头山峰,山脊线是一排大大的风车。爬到山顶,爬到风车下,再拍照人世间,拍照乌石河,一路为自己打气。可是,天公不作美,离山顶还有一步之遥时,一片乌云罩住了山峰,下起了小雨。没有雨衣,没有雨鞋,就连雨伞都没有,下山吧,打道回府。到了山脚下,奇怪,风停了,雨也停了,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爬到山顶。也许,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老天故意留我下次再来登顶风车山。
开车出篮球场时,发现老太太跟几个老年人坐在廊桥上休闲。一时心血来潮,停车,拿起刚刚爬山时顺便捡拾的用来做登山杖的棍子,递给老太太说:我是小梅老师的朋友,这棍子是我刚刚爬山时捡的,留给您用,很顺手的。老太太拄着棍子面如满月,说:下次再来玩。
上车开车离开时,老太太一直对着车子挥手,直到小车拐弯不见。
回到家,发了一条“大德山”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