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妈妈住进养老院之后(6)
(2023-07-13 15:27:08)
标签:
情感文化历史 |
分类: 中长篇小说/记实 |
下午四点多,妈妈送我出福利院。出了大门,我对妈妈说,姆妈,您回吧,我去乡下住了。妈妈擦了擦了眼睛,挥了挥手,站大门里没动。我只好上车,开车。透过车窗,我发现妈妈还站在福利院大门边,目送着我开的小车离去,似乎望穿秋水,直到小车转向不见影子。
凭感觉,瑞昌高铁站瑞昌西站应该是通往乡下的新路,虽然没走过,也没经过,就当探探路吧。小车出北环路到赤乌大道上,直接向西开去。果不其然,通往瑞昌西站。但西站就是断头路,还得从西站转到老路,通往桂林桥的那条进城公路,少年时经常骑车下县走的路。
半小时后,在高丰加油站加满油,然后驱车到乌石街,计划买点菜。
本来的计划是,接妈妈出养老院,然后陪妈妈在市区荆林街住几天,妈妈的老房子里。但妈妈执意不愿出养老院住,我一个人在荆林街肯定无趣,所以最好的方案就是回乡下住。阳春三月在乡下清静几天也不错。但是,乡下什么都没有,得在乌石街备点粮菜,自给自足。
过乌石街十字路口不远,发现左前方有家买菜的,于是开车停下。一斤肉,两斤上海青,两个西红柿,半斤螺丝青椒。一结账,肉倒是便宜,蔬菜比东莞还贵。其实,荆林街青龙菜场外的菜便宜,经常有周边村子种菜的上街卖菜,有时还有野菜。今天没想那么多,就是图个方便。无所谓,偶尔回家乡住几天,总得消费,贵就贵吧,又不是长住,就当贡献点GDP。
卖菜的汉子忽然说:我看你很熟悉,刚从外面回家?
抬起头看向汉子,我说:我看你也熟悉,你叫什么名字?
陈敬生,认得不?哦,你是,你是,王老师的老三,我记得你,你现在是大作家。
过奖,过奖。我刚从外面回来,回家住几天。
你们前周今年升级新农村,回来做房子的吧,你家老房子你哥做了房子。
新农村,我不知道,我是回来做清明的,顺便玩几天,这两天还要在你这儿买菜。
好好好,随时欢迎。只是,现在农村人少,买菜的人不多,菜不新鲜。
没关系的,我这人简单,填饱肚子就够了。我走了,下次再聊。
离开卖菜的陈敬生,驱车直到前周。刚打开门,才想起没买米,这怎么办?还去乌石街!不得不说,农村虽然一家家做了大别墅,但平常根本没什么人,连个开店的都没有,还不如八十年代。八十年代前后周吴家三个屋下,每个屋下都有小店,缺点东西随时可买。而现在,三个村子没一家店,就算是没盐也得上乌石街买。下一代,还会回他们的家乡和祖籍吗?
锁上门正要发动小车,发现屋后的宇钊在家。
于是上前问:你在家啊,你家有米没有,卖几斤我,我忘了买米。
我也是刚到,从县里回来。我没米,我现在没种田。你去升礼家买,他种田。
他家,在哪?——三十多年了,家家户户的房子拆子又做,还真不知升礼家在哪。
对面,公路对面,以前灰房隔壁,就是升礼个新屋。
哦,公路对面,离我们上面近。
说着,离开了宇钊,过公路找到升礼家,升礼正在水沟边修什么。
这条小水沟是通往南山乌石河的田野小径路边沟,儿时少年时不知走了多少回。
对着升礼,我问:听说你家有米,我来买几斤米,刚回家忘了买米。
升礼说:有,有,米有。他站在水沟里修个什么,左右为难。
我说:不急,不急,你先做事,做好了再称米。
村里几个人从田野上回村,宇华手里捧着一大把香椿。大家好,我一一敬烟。宇华没接烟,说不会,椿芽,刚摘的,给你一点。火映说,椿芽炒鸡蛋,好吃。我说,还没鸡蛋呢,明天去乌石街买鸡蛋。火映说,你不是要在他家买米吗?他家也有鸡蛋,缺什么他家都有。
升礼在水沟下嘿嘿笑了,说,死种田的,别的没有,米和菜倒是有。
十多分钟后,升礼的老婆从田畈上回家,跟着她去她家买米。米十斤,两块五一斤;鸡蛋一块五一个,买了二十个。计划住到4月4日回广东,十斤米和二十个鸡蛋应该足够了。
晚餐电饭煲煮饭,两个菜,一个香椿鸡蛋,一个青椒菜杆炒肉。
这个饭真香,两块五一斤便宜,如果开车回来了,带一百斤回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