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岛五一自驾游(十一):澳角湾叹海鲜

标签:
户外历史情感文化财经 |
分类: 徒步天下 |
打卡澳角渔港之后,才想起是来找菜市场买海鲜的。
几经打听菜市场就在村委之后,自渔港有一条小巷子进去,很近。菜市场转了一圈,发现菜市场里并没有专门卖海鲜的,最多顺便卖些花甲之类。在菜市场买些叶子菜之后,就出菜市场。菜市场门口倒是有几家卖海鲜的。一个大姐非常热情,虽然听不懂她的闽南话,但还是被她的热情和耐心所吸引,买了两种小海鱼,两种花甲,随后走到房车处开车到澳角湾。
车停澳角湾妈祖庙对面,门朝大海,前面是辆拓展大房车,广州牌。
除了澳角渔港,这里是澳角村游客最多的地方。做饭的时候,发现小车来来往往,前面山脚下海岸礁石上看海赶海海钓,女人拍照,小朋友戏水,好一幅澳角湾度假图。正洗好海鲜,对面妈祖庙隔壁停车场有人吵架,一个男人对着老婆拳打脚踢,连围在对面海鲜蛋挞摊的游客们不约掉头看去。一辆小车刚停车就发生惊人一幕,太奇怪了。小车是江西牌,女人抱着婴儿,男人带着眼镜;女人不断哭,不断骂,男人不断打,甚至跳起来踢。幸好同游的还有几辆车,同伴把男人女人挡住,婴儿时不时嚎哭。这是怎么回事?五一小长假一家三口千里之外大老远开车到这个深入大海的小小半岛打卡,不是诗和远方吗?咋就变成了眼前的苟且。真是乘兴而来,扫兴而归。闹了将近一个小时,警察也来了,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后,女人上了同伴的小车,男人开自己的车。几辆车走后,复归于平静,又听到海堤外的潮汐声。
路对面的小吃摊生意真好,两种小吃,虾嗲饼和海鲜蛋挞,一个戴口罩的年轻姑娘独自摆摊,边做边煎边卖。但见她眉清目秀,动作熟练,举止得体,身材苗条,路过的游客都会买上几个,五块钱一个。粗略一算,一个小时卖了几百个,一天下来是多少啊,这钱赚得太容易了。没有天地人和,没有赶上新社会,之前最苦的海边渔村哪能轻松赚钱致富。木船时代,最多出海十公里左右,鱼多了还卖不出去。如今是钢渔船时代,吨位大,非人力,出海几百公里都可以,一次出海捕鱼比之前一年都多,还能迅速卖到全中国,澳角村岂能不富甲天下。除了那年轻姑娘,估计本村人都不愿意摆摊卖虾嗲饼,又累又辛苦挣点小钱而已。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打听这里能不能停车,有没有卫生间,有没有水,会不会赶。回答可以。几分钟之后,一辆B型房车和一辆床车停在后面,原来是湖北黄石人,两兄弟两家结伴出游,见这里停了几辆房车,也停这儿过夜,说明早看看海上日出,再到下一个景点。
菜快做好时,前面广州牌房车的女主人下车来,她过来聊了几句。原来,她夫妻俩带着婆婆全国转,房车就是移动的家,喜欢的地方待几天一个月常有,不喜欢就找下一个地方。仔细观察她们一家人上车下车,还要换鞋,看样子房车上像家里一样,时时拖地。拓展房车宽大,有沙发有客厅有小书房,真像一个小型移动的家。只是,那婆婆估计高龄八十多了,腿脚都不便,刚刚见她下车站了一会儿走了几步,又上车了,常年累月躺在房车上,合适吗?
小海鱼按照卖海鲜大姐的说法,可以水煮,也可以像淡水鱼一样先煎再红烧,放点生抽即可,生姜蒜头不可或缺。不是海边人谁会水煮海鱼呢?因此,还是先煎再红烧,除姜蒜之外,还放点小米椒和青椒。小海鱼做好了,一大锅,鲜香四溢,好下饭,还好下酒。下午决定去妈祖庙后面的山上走走。听本地人说可以爬到山顶,还可以从山顶下到另一边的海岸边。晚上就驻车这澳角湾,从现在到晚上都不用开车,这东山岛第一顿自买自做的海鲜大餐不喝酒,岂不可惜。从房车上取下一瓶常喝的龙王贡五十二度白酒,喝酒叹海鲜,偶尔望望大海。
那个湖北男人走过来,说,酒真香,什么酒啊?说着拿起了酒瓶看。
我说,安徽的,一起坐下来,喝一杯。
不,不,我们马上开饭了。这酒我从没见过,哪买的,我也买些放车上。
我一个朋友送的,厂在安徽古井贡酒那里,跟古井贡酒一样的工艺,一样环境和原材料。
难怪哦,古井贡酒那可是八大名酒之一,我网上搜搜你这龙王贡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