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岛五一自驾游(四)

标签:
户外历史情感文化财经 |
分类: 徒步天下 |
南明的历史太短暂,不知道黄道周也属正常。正因为不知道黄道周,就有强烈了解他的欲望。何况,刚刚在风动石观赏时,还有他的题字,此人一定非池中之物。既然风动石景区建有黄道周纪念馆,现在路过正好参观,细细参观,以了解这个海边长大的非池中之物。
纪念馆前简单介绍黄道周平生经历: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明末集大成之学者,民族英雄,书画家、文学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顺治三年(隆武二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与刘宗周并称“二周”。
对于南明的历史,不甚了解。但无法想象,孤悬海外苦咸之地东山岛还出了一个抗清的民族英雄黄道周。黄道周纪念馆原为明代崇文书院旧址。1985年开始兴建黄道周纪念馆,1987年落成,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设有黄道周史迹展。展馆陈列分五部。序部主要介绍黄道生平及其相关亲族世系表。第一部:少而学,日出之阳。展示少年时期黄道周的好学上进,才华横溢。第二部:尽言报国,节义千秋。介绍黄道周为官时坎坷动荡的仕途生涯及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部:一代宗师,万世景仰。介绍黄道周的才学、书法及其一生讲学授业的情况。第四部:吸取精华,发扬光大。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展示历代对黄道周研究成果和评价,陈列现代著名书画家赠予的作品。
一路参观,深感自己孤陋寡闻,这样一位大学者大英雄,竟然从来未知,可见我中华人才济济,一个人一生所能了解和熟知的古代有气节的民放英雄,不过是九牛一毛。
在黄道周就义前后的介绍橱窗前,我久久伫立,一个字都不放过:
顺治二年于婺源明堂里遭遇清兵的埋伏,黄道周被清朝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此对联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请不要顾及家里。黄道周就义临刑前,洗好手换好衣服,取得纸墨,画了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遗言:我之前因为遵循仁义之道而不死,所以能够平安地渡过困境;而如今贤才都从天上陨落,所以只有我临危受命,死守善道。
在明清交替之际,他以一介书生慨然北上,率师抗清,以身殉国,大明大势已去,当时有几人能做到,现在又有几人能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没有大勇,没有节义,谁能做到?
出黄道周纪念馆后,深深被他的节义孤勇所折服,也许他不是栋梁之材,但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果南明臣民人人都有他的脊梁,大明未必不能北伐成功,驱逐满清,饮马黄河。
黄道周在狱中曾写一首诗云:
翻翻复复少生机。
老臣挤尽一腔血,
会看中原万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