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离题万里或电影《茜茜公主》等的观后絮叨
2022-08-06 21:43:25
标签: 闲扯 情怀 文化
茜茜公主
近日,闲适之中,陪家人连续观赏了两部外国经典电影,一部是《茜茜公主》,一部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影片画面优美,赏心悦目。与新时代既没有意识形态的冲突,亦不存在文化观念的侵略。有些属于茶余饭后的闲聊闲扯阅的话题,亦属人类共同的、共有的、共情的内容,想借机絮叨絮叨。与影片故事自然是离题万里。诸君看客自是不必当真!
关于《茜茜公主》:
一、当年那个美貌、善良、纯情的茜茜公主早已香消玉殒,那个饰演茜茜公主的女演员施耐德小姐也早已香消玉殒。当年茜茜公主与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的爱情传说,那个美丽女演员施耐德与阿兰德龙的爱情故事,也早已滤去了历史长河的烟尘,凄艳缠绵、清澈透明,成为孤悬在往昔时光里的爱情图景和历史奇观。
二、一些闲暇中的、萎靡不振的长者和油腻猥琐的汉子,比如我,为那些早已失真的故事唏嘘惋惜。我们被活色生香的幻影迷住了,忘了那些岁月里的腥风血雨,饿殍遍野。于是就出现了有趣的情景:一边是皇帝与美女的爱情幻相,一边是百姓挣扎反抗的真相,一边是金碧辉煌清新脱俗,一边硝烟弥漫骨肉分离,一边是淡泊名利岁月静好,一边是砥砺前行负重挣扎。而我们自顾自地唏嘘着,叹息着。这亦成了今日生活的新奇观。
三、影片继续炫耀着那份沾着血腥味的旧时代旧文明的高光时刻和华丽碎片。那些皇庭的礼仪,宫闱的规矩,传统的华服锦缎,高贵的血统和血缘的政治的联姻。还有优雅,家族传统,契约精神;一战、二战以及历经百年节风沐雨的大变局,到了今天,所有这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不禁让那些怀旧者如悲如泣。
四、观看着油画般的岁月静好,后世的我们,会忘了废墟般的负重挣扎,会达到迷醉,空洞,失忆,返朴,呆滞等的麻痹疗效,会还观影者一颗不谙人世的赤子初心。我们的审美眼光,在远观中会忽略细部的肮脏和罪恶,血腥的历史若干年后会变成一部励志史一部爱国史一部世纪伟人拯救人民脱离苦难史。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盖茨比,一个美国梦的践行者与覆灭者。他的传奇故事充满着财富的光怪陆离,充满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个体能量的极限释放,充满个体与个体私欲的冲撞,个体与法律、个体与民俗、个体与良知的冲撞。这种个体生命力的释放与冲撞,因此在那个我们以为极度罪恶的世界里焕发出耀眼的火花。
二、我惊讶的是,在整个释放过程中,那至关紧要的核心,竟是盖茨比对初恋女孩黛西的深挚感情,是个体的痴恋,是物质包裹着的最纯粹的精神。这份匪夷所思的情愫,解构了这个物质的世界,击穿了人伦的底线,击溃了相关人等的立身根本。
三、一切都合乎人性。人性最高的善是尊重和顺从自己的人性,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最高的善,阻遏、践踏了他人人性中的善。我体会到了希腊索福克勒斯式悲剧或西哲悲剧精神概括的那种命运困局。在这个困局中,悲剧双方或多方均有各自的合理性,同时又有着各自的片面性。这种双方或多方的合理性与片面性的缠斗,使得盖茨比们活的痛苦,死的悲惨;同时也使得爱的对象死的决绝,活的苟且。
三、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更残酷是故事中透露出的人性恣肆妄为。据说这就是M国梦之一种。这是一种个体的梦,自由的梦,幸福或悲伤的梦!
关于梦:
一、 上述观感文字,都强烈提示了影片就是一种幻相,一种光影里的虚幻图景,一种梦境(怀旧梦或M国梦)。实际上电影就是一种幻想在光影世界里的实现,就是一个可以观赏可以重复再现的真实而虚幻的幻相。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梦境!
二、 电影,这样一部部电影,虚构了一个个梦。它和世间各式人等的梦集合为一个幻相共同体,构建一个五光十色或清一色的虚幻世界。有人说,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三、 世上有许多种梦,有盖茨比式的个人主义的梦;也有集体主义的梦,有信仰意志的梦,还有空旷寂寥的梦。
四、 梦,从巫术释梦,到弗洛伊德成为一种科学的假想,到堂而皇之地成为一种愿景和希望,这是人们曲折表达人性最个人、最重要、最委婉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人性最集体、最从众、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五、 明确一点,崇尚常识、科学和理性精神的我,并不在梦里讨生活!
施耐德饰茜茜公主
了不起的盖茨比
闲扯::离题万里或电影《茜茜公主》等的观后絮叨
近日,闲适之中,陪家人连续观赏了两部外国经典电影,一部是《茜茜公主》,一部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影片画面优美,赏心悦目。与新时代既没有意识形态的冲突,亦不存在文化观念的侵略。有些属于茶余饭后的闲聊闲扯阅的话题,亦属人类共同的、共有的、共情的内容,想借机絮叨絮叨。与影片故事自然是离题万里。诸君看客自是不必当真!
关于《茜茜公主》:
一、当年那个美貌、善良、纯情的茜茜公主早已香消玉殒,那个饰演茜茜公主的女演员施耐德小姐也早已香消玉殒。当年茜茜公主与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的爱情传说,那个美丽女演员施耐德与阿兰德龙的爱情故事,也早已滤去了历史长河的烟尘,凄艳缠绵、清澈透明,成为孤悬在往昔时光里的爱情图景和历史奇观。
二、一些闲暇中的、萎靡不振的长者和油腻猥琐的汉子,比如我,为那些早已失真的故事唏嘘惋惜。我们被活色生香的幻影迷住了,忘了那些岁月里的腥风血雨,饿殍遍野。于是就出现了有趣的情景:一边是皇帝与美女的爱情幻相,一边是百姓挣扎反抗的真相,一边是金碧辉煌清新脱俗,一边硝烟弥漫骨肉分离,一边是淡泊名利岁月静好,一边是砥砺前行负重挣扎。而我们自顾自地唏嘘着,叹息着。这亦成了今日生活的新奇观。
三、影片继续炫耀着那份沾着血腥味的旧时代旧文明的高光时刻和华丽碎片。那些皇庭的礼仪,宫闱的规矩,传统的华服锦缎,高贵的血统和血缘的政治的联姻。还有优雅,家族传统,契约精神;一战、二战以及历经百年节风沐雨的大变局,到了今天,所有这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不禁让那些怀旧者如悲如泣。
四、观看着油画般的岁月静好,后世的我们,会忘了废墟般的负重挣扎,会达到迷醉,空洞,失忆,返朴,呆滞等的麻痹疗效,会还观影者一颗不谙人世的赤子初心。我们的审美眼光,在远观中会忽略细部的肮脏和罪恶,血腥的历史若干年后会变成一部励志史一部爱国史一部世纪伟人拯救人民脱离苦难史。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盖茨比,一个美国梦的践行者与覆灭者。他的传奇故事充满着财富的光怪陆离,充满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个体能量的极限释放,充满个体与个体私欲的冲撞,个体与法律、个体与民俗、个体与良知的冲撞。这种个体生命力的释放与冲撞,因此在那个我们以为极度罪恶的世界里焕发出耀眼的火花。
二、我惊讶的是,在整个释放过程中,那至关紧要的核心,竟是盖茨比对初恋女孩黛西的深挚感情,是个体的痴恋,是物质包裹着的最纯粹的精神。这份匪夷所思的情愫,解构了这个物质的世界,击穿了人伦的底线,击溃了相关人等的立身根本。
三、一切都合乎人性。人性最高的善是尊重和顺从自己的人性,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最高的善,阻遏、践踏了他人人性中的善。我体会到了希腊索福克勒斯式悲剧或西哲悲剧精神概括的那种命运困局。在这个困局中,悲剧双方或多方均有各自的合理性,同时又有着各自的片面性。这种双方或多方的合理性与片面性的缠斗,使得盖茨比们活的痛苦,死的悲惨;同时也使得爱的对象死的决绝,活的苟且。
三、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更残酷是故事中透露出的人性恣肆妄为。据说这就是M国梦之一种。这是一种个体的梦,自由的梦,幸福或悲伤的梦!
关于梦:
一、 上述观感文字,都强烈提示了影片就是一种幻相,一种光影里的虚幻图景,一种梦境(怀旧梦或M国梦)。实际上电影就是一种幻想在光影世界里的实现,就是一个可以观赏可以重复再现的真实而虚幻的幻相。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梦境!
二、 电影,这样一部部电影,虚构了一个个梦。它和世间各式人等的梦集合为一个幻相共同体,构建一个五光十色或清一色的虚幻世界。有人说,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三、 世上有许多种梦,有盖茨比式的个人主义的梦;也有集体主义的梦,有信仰意志的梦,还有空旷寂寥的梦。
四、 梦,从巫术释梦,到弗洛伊德成为一种科学的假想,到堂而皇之地成为一种愿景和希望,这是人们曲折表达人性最个人、最重要、最委婉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人性最集体、最从众、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五、 明确一点,崇尚常识、科学和理性精神的我,并不在梦里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