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2019-11-22 13:38: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 |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大丰区南翔实验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素质相对薄弱,学习困难的学生数量庞大,再加上家长都出去打工,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成了空白。由于低年级的孩子才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学校的环境不熟悉,不适应,上课时,发现班级总是有几个学生学习困难,左顾右盼,作业完成率低,上课从不回答问题,无精打采,老是低着头,怕老师提问。想帮助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改变这一状况,使他们走出困境。所以对这些“学困生”分析具体原因,因材施教,恢复学习的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有力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以后上升到高年级轻松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数学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低年级小学学生。
2、低年级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困生成因也各有不同。只有找到本校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探索出对低年级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2、研究的假设
如果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将形成对学困生的新认识,揭示其成因及教育对策。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弄清低年级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诸多原因,并有效的预防新的学困生的形成。
2、
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3、
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促进数学学困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研究内容
低年级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
1、
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 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
3、 教师的教学。
4、 家庭教育情况。
提高低年级小学数学学困生成绩的对策研究
1、 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的策略。
3、 指导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的策略。
4、 改善对学困生数学成绩的考查与评价机制的策略。
四、
1、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五、
实施步骤:
研究阶段 |
起讫时间 |
进程及工作任务 |
准备阶段 |
2019.3-4 |
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
实施阶段 |
2019.5-11 |
1、通过问卷调查,校讯通,家访等形式,了解、分析我校低年级学困生的现状;明确研究提高学困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现实意义。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完成学困生成因的分析报告,建立学困生档案。 3、探索并阶段性总结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4、深入分析教材难点,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学上进行反思,使学生乐学,爱学(上研讨课) 5、完成第一阶段研究总结报告,收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及相关论文。 6、开展个案研究,对案例分析总结 7、完成中期问卷调查及中期分析报告 8、收集教学设计,教后感及相关论文。 9、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来校指导 |
总结阶段 |
2019.12 |
1、系统分析。整理实验资料,研究数据,总结经验,资料汇编成册。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成果鉴定与推广 |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对于“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已经有一些的成果:
理论成果:
1、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我们总结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转化学困生的科学方法,并以此来转化数学学习的学困生;
2、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及事迹,发表相关论文。
3、“学困生”得到了改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学生整体成绩达到班级平均分。
4、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本课题研究,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实践成果:
1、
2、
3、
4、
5、
6、
7、
六、
尽管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表现在:极个别“学困生”的改变有难度,他们的改变还需我们继续研究。
今后设想:多多交流“学困生”整改的对策知识讲座,进一步重视“学困生”问题,开展学困生交流活动,继续完善关于“学困生”的整改方案。进一步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用科研水平的大提高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们课题组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学校的科研工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尽我们的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征及管理对策》
《学习能力的障碍》
《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