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计划总结

2024-03-14 10:33:04
标签: 教育

《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第一阶段工作计划

1、确立课题名称。

搜集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问题,以此为出发点,确立课题研究范围和内容;根据课题的内容确定课题名称。

2、查询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料。

查询、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书籍,做好课题研究观察记录。

3、制定研讨方案。

召开课题组成员大会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讨论,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实施过程。

准备相关的交流材料,与同组教师研讨,修订研讨方案。

4、制定课题实施步骤。

小组讨论,统筹规划课题研究步骤,确定实施步骤。

5、开始初期实验研究。

在掌握大量相关理论知识后,在大中小三个年级组进行初期实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拟出解决的办法。

                                                                                      202392日

 《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第一阶段工作小结课题组成员

     经过一个月的研讨、学习,本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课题基本状况:通过课题组成员老师集体讨论以及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我们最终将课题确定为家园共育中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研究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共同参与,进行良性互动与合作,共同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一定教育影响的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幼儿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相互结合,才能完成应有的教育功效,而不是两者中任何一方可以单独胜任和负责的。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的引导和主持是家长参与主要的推动力量,而家长的主动积极参与才是关键,因此,家长作为参与主体之一,是家园共育的前提,也是质量的保障。

      现将本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在主题课程中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交流、展示等活动,优化幼儿园与家长协作共育的策略,经过反思不断修正、完善方法、理念和原则,使研究工作卓有成效。

      调查法: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访谈,通过阶段性的调查对比,分析当前我园家园共育的重点和实施效果,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观察法:通过对课题实施的前后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情况和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积极性进行观察记录,从幼儿的教育活动情况找出我园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利用观察记录表来验证研究成果。

      文献法:运用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汲取优秀研究经验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理论支撑点。

二、计划落实情况及修改

     收集好课题的相关资料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家长观念的落后家园共育流于形式等等。

                                                                              2023105日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