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步韵村寺僧《蒸豚》
(2020-12-17 08:21:13)
标签:
佛学文化休闲生活 |
分类: 酬答篇 |
七律 步韵村寺僧《蒸豚》
五花豚肉裹肥膘,亲自下厨不食苗。
随便清蒸和小炒,任由红焖与精浇。
色鲜顺眼三成醉,味美流香没个挑。
畅饮方能遮口水,饱餐惟恐毁身条。
食苗:比喻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
村寺僧:蒸豚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处已将蒸叶裹,熟时更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食盘贮,软熟真堪玉筯挑。
若把膻根来比并,膻根只合唤藤条。
作者简介:失名僧又作村寺僧,五代十国后期蜀中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及生平履历均已失考,大约公元955年前后在世。
说明:王中令攻灭蜀国,于追剿蜀军残部时脱离了自己的队伍,又饥又渴,进入一山村小寺中。寺中惟有一僧,业已喝醉,于床榻端坐而不起迎。王公愤甚,欲挥剑斩之。此僧应对自然,毫无畏惧,王公觉得奇怪,就释放了此僧。随后向此僧求食。此僧但云有肉无蔬,王公更奇。此僧端出一盆蒸猪头给王公食用,其味甚美。王公很高兴,便问此僧,除了能喝酒吃肉之外,你还有什么本事。此僧自言能诗。于是王公令此僧赋蒸豚诗,此僧不假思索,挥笔立就,遂成诗如上。王公大喜,赠之予紫袈裟,并赐号为“蜀中诗僧”。据此可知,此僧“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对答如流,出口成章,其胸怀、其胆识、其道力、其才华皆不一般。虽隐藏于山村小寺中,断非凡品。
注释:
膘:肥肉。药苗:此处指山中青草,自然也含各种药草。
浆:杏汁,代指各种调味品。
玉筯:玉筷。另外除玉器所制筷子外,往往象牙筷亦称玉筯,取其白如玉之颜色也。
膻根:羊肉,尤指羊之头脚部分。
前一篇:五绝·步韵慈明《舟中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