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酸碱食物,谁说了算

(2014-09-18 07:46:37)
标签:

健康

美食

酸碱性食物

酸碱食物,谁说了算

 

 

 

http://s10/mw690/004k5wdggy6M87vVw9z19&690

近年来,关于“酸碱食物”和“酸碱体质”的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还有甚者说,“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然而,这里说的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并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酸味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带有涩味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而且,这些食物吃多吃少,基本影响不到人体质的酸碱环境。

酸碱不以味道定

酸和涩是人们经常尝出来的两种味道,“涩”便是碱性物质带给人的味觉,吃上去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性食物。食物到底属酸性还是碱性,并不是味觉说了算。味觉上的“酸”,是因为食物中所含的氢离子,刺激到了味蕾细胞;而“涩”味则是由于食物中某些阳离子伤害到味蕾上的黏膜蛋白,让舌头一时失去知觉所造成的。

食物真正的酸碱性,是由它在人体内经消化、代谢后,最终产物的属性来决定。因而像苹果、橘子,吃着虽是酸味的,但代谢产物中不含酸性物质,所以也就不属于酸性食物。通常经过代谢,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最终多形成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是典型的酸性。如谷物、脂肪、糖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属于酸性物质。而蛋白质类的食物则产生大量氨,这是典型的碱性物质,如牛奶、鸡蛋清、豆腐等高蛋白食物则属于碱性物质。

除此之外,食物中含有的各种离子,也会左右食物的酸碱性,如钾、钙、钠、镁等阳离子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富含它们的食物多属于碱性;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溶于水后呈酸性,含有大量它们的食物属于酸性。

然而任何食物都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因而代谢产物中,既有酸性物质又有碱性物质。所以判断食物酸碱性最科学的方法,是以它俩所占的比重来区分-----如果酸性物质含量高,便属于酸性物质,像肉类、鱼虾等;反之则是碱性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如果两类物质的含量近似相等,则属于中性食物,如食盐。

                          http://s12/mw690/004k5wdggy6M87AZNxx5b&690

体内酸碱,非吃决定

如果按照碱性食物的名单来吃,是否就能确保身体健康无恙呢?答案是“否”。因为掌控人体酸碱性的体液,是很难因外力而发生很大改变的。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我们的血液总是能将PH值稳定在7.35-7.45这样的范围内,人体的体液就像一个巨型的“缓冲溶液”,对突如其来的酸碱变化能很快做出反应,将多出来的酸碱物质中和掉。同时,肺和肾脏也会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氨等酸碱性物质,使体内的PH值始终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机体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即便是吃碱性食物或酸性食物吃到撑,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也会很快被中和掉,或者排出体外,对体内PH值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让很多人误解的“酸性食物不利于健康,碱性食物有助于健康”的理论,也并不完全错,只是与人体内的酸碱性没什么关系。碱性食物中多含有大量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它们能促进人体内部代谢的良性循环,增加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而酸性食物则多含有大量能量物质、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食用过多则诱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人体是属“碱”的

人体的各种新陈代谢,都属于化学反应,并且需要在特定环境下,才能顺利完成。根据化学中的酸碱标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属于弱碱性,如果变“酸”了,很多新陈代谢将无法进行,甚至还会连累器官发生病变,造成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科学研究还发现,病毒和癌细胞也喜欢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存繁殖。这也就是“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的说法由来。这就让很多人以为,要保持住体内的碱性环境,就应该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而实际上,掌控人体酸碱性的体液,是很难因所吃食物酸碱性而发生很大改变的。

因此,无论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只有摄入比例适当,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酸中毒或碱中毒都是必须接受专业治疗的严重疾病,不是靠吃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就能治疗的,何况这在正常人身上是不会发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钙的八大功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