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做砚台(三十九)淄石砚

标签:
历史天津博物馆藏砚图片淄石砚文化 |
分类: 古砚珍赏 |
关于淄石砚
名称:鲁砚名品之一。名称很多,因产地而名“淄川砚”、“淄州砚”、“淄石砚”;因砚石含金星而名“金星砚”;还有“韫玉砚”“青金砚”等名称。
产地:淄石砚产自淄水,唐代魏王李泰、萧德言等撰写的地理著作《括地志》中对淄水的介绍是这样的:“淄州淄川县东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传云,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
淄石砚最早产于山东淄川县罗村洞子沟,属粉沙质泥岩,石中含有黄铁矿物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淄河源虞望山又发现新的砚石矿脉,属泥质灰岩,石色多彩。
年代:从古籍史料中可知,淄石砚始于汉唐盛于宋,苏东坡、陆游、米芾等众多文人都对它喜爱有加。乾隆年间,淄川县令盛百二编有《淄砚录》,对淄石有详细记载。
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汉代的淄石砚。
首都博物馆藏有一方清代的淄石砚,长17.2厘米,宽8.2厘米,厚2.7厘米。砚为腰圆形,砚有宽缘,光素无纹。砚的正面,两边凹好似双水池,中间凸为砚堂。砚的背面,用金线镀有后人摹刻的元代画家倪元林的画意。砚的侧面,有清代文学家朱彝尊的铭文。砚色黑亮,
特点:1、石质温润、细而不滑。2、石色青黑,有“淄砚尚黑”之说。3、石内有金星。
天津博物馆古砚藏品中的“缁石砚”
1、清
砚长13厘米,宽10厘米,高1.3厘米。砚以随形石片制成,砚的正面是月牙形水池,圆形砚堂,没有任何装饰性雕琢,存其质朴,别有意趣。砚的背面有隶书铭文一篇:“淄石金星满体,昔人因以黄金名,其质坚润,发墨不下端溪龙尾,就质作池,以存古朴,虽小品,永宜珍之。雨香斋制并识。”此砚石色苍黑,石中金星闪烁,从形制、石质看应为距今一百多年的清末制品。
2、清
砚作长方形,长17.1厘米,宽9.7厘米,高4.4厘米。砚的正面,三面宽缘,开水池、砚堂。砚的背面斜坡形。砚的一侧有行书铭文:“般阳之族美世济,内含玉德肤里细,红丝为兄鼍矶弟,谁欤赠者馥姓桂,泰忘其陋铭僭制。”落款“乾隆甲寅六月游历下,纯斋前辈属,馆后学马履泰”。此砚石色青黑,内含闪光纹理,结合铭文所述,应为山东淄石砚。铭文中的般阳是古路名,即今山东中部淄川、福山各县。铭文中还提到“红丝”、“鼍矶”等砚名,说明山东砚石品种多,质量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