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做砚台(三十八)砣矶石砚

标签:
历史天津博物馆藏砚图片砣矶石砚文化 |
分类: 古砚珍赏 |
关于砣矶石砚
名称:鲁砚名品之一,因产地名“砣矶石砚”,因石上花纹名“金星雪浪砚”。
产地:山东烟台砣矶岛,古籍史料中常写作驼基岛。北宋时,该岛是宋和辽事实上的海上分界线,所以宋、元时期朝廷均在此设寨驻防。砣矶岛又称石岛,以出产彩石、砚石、观赏石闻名。砣矶砚石多开采自该岛西海岸悬崖峭壁下的砚石洞。这是最早发现砣矶砚石的地方,砣矶石最早称鼍[tuó] 石。
年代:砣矶石砚始创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清朝时成为贡品。
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产地进贡的砣矶石砚,砚是长方形,墨池深广,砚堂宽平,砚背覆手内有乾隆皇帝御题铭文:“驼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落款“乾隆戊戌御题”并钤圆“乾”方“隆”二印。此砚在《西清砚谱》中有著录。
特点:砣矶石砚又叫“金星雪浪砚”,“金星”指砚石中含有的黄铁矿晶体,闪闪发光好似金星闪烁,“金星”研墨,写出的字也能闪现点点金光。“雪浪”指青黑色砚石上显现的如雪似浪的花纹,“雪浪”妙在有水漂浮欲动,映日泛现光泽。除此之外,砣矶石砚还具有研不起沫,涩不滞笔,油润不吃墨的特点。
天津博物馆藏砚中的“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