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九)金属砚2

标签:
历史天津博物馆藏砚图片金属砚文化 |
分类: 古砚珍赏 |
金属砚
米芾《砚史》称:“丹阳人多于古冢得铜砚,三足蹄,有盖,不镂花,中陷一片陶,今人往往作砚于其中,翻以为匣也”。
苏易简《文房四谱》中也有记载:“王子年《拾遗》云: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赐青铁砚。此铁为于阗国所贡,铸以为砚。”“魏武《上杂物疏》云:御物有纯银参带台砚一枚,纯银参带圆砚大小各四枚。《开元文字》云:砚者,墨之器也。”
李之彦《砚谱》中载:“青州熟铁砚甚发黑,有柄可执。”
天津博物馆的古砚藏品中也有几方金属砚。
“宋
砚为长方形,长13.3厘米,宽7.4厘米,厚5.8厘米。砚面上端开有桃形水池,水池下方有兽面纹。砚体有三面镂空,其中两面为几何纹饰,一面为枝叶纹饰,另一面开口,冬日可放入炭火等加温材料防止墨汁冻结。砚体四足亦有纹饰,已模糊不可辨认。据史料记载,这种暖砚在明代已不多见。
“明
砚作长方形,砚长18.5厘米,宽11.4厘米,厚7厘米。砚面有倭角水池中部微凹做砚堂,水池旁边雕有立体双兽对视,神气活现。砚体四角有云纹形足,砚台造型古朴凝重。
砚作长方形,长24.6厘米,宽16.5厘米,厚6.7厘米。砚面上端开椭圆形水池,水池两侧各有一鎏金小虎,相向而卧,砚面上除圆形砚堂外,满布方格“卍”字纹图案。砚体与托座相连,底部为空。砚体四周为须弥纹裙,四足为兽面。砚台整体铸刻布局协调,古雅端重。
由于金属砚质地坚硬,不易发墨,因此,古人很少直接使用,大多做砚体的装饰或砚盒。比如,用金属材质做成砚盒,将吸水性强的丝绵铺在盒底,然后倒入墨汁以供使用。又如,在金属制成的砚盒内镶嵌一块片状的砚石,用于研墨。由于金属的砚盒便于携带,还可以研墨,因而得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