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奔放之马文武双全
奔放之马文武双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14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八)金属砚1

(2022-04-05 06:41:04)
标签:

历史

天津博物馆藏砚

图片

金属砚

文化

分类: 古砚珍赏

金属砚

金属砚就是用金银铜铁等材质制作的砚台。金属砚台源于何时?目前没有明确记载,应该是在冶炼技术相对成熟、砚台制作相对成熟的时期吧。先分享几方其它博物馆的金属砚。

1、安徽博物馆古砚藏品“汉  兽形铜盒石砚”

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八)金属砚1
       这是1957在安徽省肥东县草庙乡大孤堆东汉墓出土的一件文房用具,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此件铜砚盒的形状是一头怪兽,长12.5厘米,宽7厘米,高6.5厘米。像是蟾蜍,但又不是,它头生双角,身添双翼,两眼圆瞪,龇牙咧嘴,四足伏地,作起扑状,凝视着即将捕猎的对象,身后有短尾。形象生动有趣。砚盒上原来依照兽体凹凸部的需要,镶嵌绿松石,虽然年代久远,出土时多已脱落,但是仍不失华丽精美。

砚盒结构巧妙,分为盒盖、底座和石砚板三部分,盖与座上下相扣,盖顶饰有小环,便于提放。底座内随形嵌入的石砚板,取放自如。揭开盖,可磨墨,是一件文房实用器;合上盖,置于案头,又是一件可供观赏的艺术品。

   2、南京博物院 “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

                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八)金属砚1
      这是1970年出土于江苏徐州土山汉墓的一方铜盒砚,墓主为东汉某代彭城王。

铜盒砚长25厘米、宽14.8厘米、通高10.2厘米,铜盒砚的整体为一个伏地神兽形状。头似龙,貌如蟾,双目呈三角形,睁睛凝视,龇牙咧嘴,头生双角,身有羽翼,背脊隆起,四足蹲伏,尾巴卷曲藏于腹下。

该砚通体鎏金并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浑然一体为吉祥神兽模样。其下颌前伸,巧妙地构成贮水墨池。腹微鼓,扁平光滑的长方形石砚置身其中,石质为甘肃临洮石,上置圆形研石一块。背部中心设一桥钮,可系绳,便于提揭。

此砚出土时石砚板上有墨,说明这个砚盒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汉代奉行“视死如视生”,主张厚葬,所以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东西,死后带到阴间继续享用。

秦汉以来,古人对蟾蜍颇为敬畏,认为蟾蜍是可以镇凶邪,助长生的神兽。砚盒设计成貌似蟾蜍的样子,并为它添加通天的双翅,应该是人们求安宁、盼镇邪、企望成仙升天等意思的体现。

这方砚台构思奇特,工艺精湛,是珍罕的文房实用砚,代表了汉代制砚工艺的最高成就。所以,被南京博物院列为馆内十八件镇馆之宝中的“文房之宝”。

3、安徽博物馆“笈游道人铁砚”

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八)金属砚1

  什么可以做砚台(二十八)金属砚1

 这方铁砚是1961年由当时的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征集小组在南京市征集后入藏安徽博物馆的(一说1965年南京邓秀宣售)。砚为圆形,铁质,口径15.5厘米,底径16.1厘米,高4.5厘米。砚由两范合铸而成,范线在砚侧中部,砚面平且下凹,侧壁较高。砚背相应鼓出,下部形成圈足,砚背中间铸“笈游道人”四字。

 “笈游道人”是清代著名碑学大师、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年)的号。邓石如家境贫寒,只在九岁时读过一年私塾。但是他勤奋好学,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的家中专心摹习梅家所藏金石善本,八年学成,工书法、篆刻,兼融各家之长,形成独特风格。

       这方砚台是时任湖广总督的毕沅送给邓石如的礼物。当年户部尚书曹文埴称邓石如 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遂力荐邓石如到湖广总督毕沅府中做幕宾。由于邓石如与尔虞我诈的官场始终格格不入,在毕沅幕中待了三年后,他执意请辞。毕沅竭力挽留未果,便出钱为邓石如在家乡买田置地,使他日后衣食无忧。临别之际,毕沅特请江南名匠为邓石如打造铁砚一方,赠予邓石如,并说:先生常说携一砚可以云游四方,然而普通石砚不过一两年就被先生磨穿,今天我赠先生铁砚一方,必能存世。邓石如感激毕沅的知遇之恩,回到家乡怀宁后,将此砚藏于书房,并将书房取名曰铁砚山房 从此,邓石如凭借着铁砚般坚定的信念和刻苦精神,研习书法不缀,终于形成篆隶真行草各体皆备、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对清代中后期的书坛产生巨大影响。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