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儿科李永仪主任治疗小儿咳喘(痰热蕴肺)

标签:
中医中医儿科 |
分类: 株洲中医儿科 |
患者:高择林,男,1岁
初诊:2019年4月7日
主诉:咳嗽2月余
现病史:患儿家属代诉患儿咳嗽反复发作,曾在省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百日咳。予以输液等治疗,病情稍好转,未痊愈,仍出现咳嗽,伴气促。精神可,纳食一般,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达风关。
查:咽稍红,扁桃体正常,双肺部呼吸音增粗。
中医诊断:咳喘
中医证型:痰热蕴肺
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方药: 定喘汤加减
流水号:658737
蜜麻黄2g 款冬花5g
姜半夏2g 桑白皮6g
甘草3g
桔梗5g 川贝母1.5g
防风5g
瓜蒌皮4g 焦山楂5g
黄芩6g 炒紫苏子3g
蜜枇杷叶6g 燀苦杏仁3g
×5付
水煎服,日一剂,中火烧开改小火15分钟,熬两次,少量多次服。
嘱患儿: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刺激食物,不适随诊。
二诊:患儿咳喘明显好转,已无气促。流水号:670781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3付
黄芩6 g 麦冬6 g
桔梗5 g 陈皮4 g 蜜枇杷叶6 g
蜜桑白皮6 g
瓜蒌皮5 g 焦山楂5 g 甘草3 g 防风4 g
川贝母2 g
鱼腥草6 g
淡竹叶3 g
二诊回访,患儿无咳嗽,已痊愈。
按语:患儿咳嗽日久,痰热内蕴,肺失宣降日久,故出现咳喘气促。方中蜜麻黄宣发肺气,止咳平喘,款冬花、杏仁、紫苏子、姜半夏降气平喘,止咳化痰,黄芩、桑白皮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贝母止咳化痰,鱼腥草清泻肺热,防风取其御风之性,桔梗宣肺理气,瓜蒌皮宽胸化痰,蜜枇杷叶润肺止咳,焦山楂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
初诊:2019年4月7日
主诉:咳嗽2月余
现病史:患儿家属代诉患儿咳嗽反复发作,曾在省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百日咳。予以输液等治疗,病情稍好转,未痊愈,仍出现咳嗽,伴气促。精神可,纳食一般,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达风关。
查:咽稍红,扁桃体正常,双肺部呼吸音增粗。
中医诊断:咳喘
中医证型:痰热蕴肺
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方药: 定喘汤加减
蜜麻黄2g
桔梗5g
黄芩6g
×5付
水煎服,日一剂,中火烧开改小火15分钟,熬两次,少量多次服。
嘱患儿: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刺激食物,不适随诊。
二诊:患儿咳喘明显好转,已无气促。流水号:670781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3付
黄芩6 g
瓜蒌皮5 g
淡竹叶3 g
二诊回访,患儿无咳嗽,已痊愈。
按语:患儿咳嗽日久,痰热内蕴,肺失宣降日久,故出现咳喘气促。方中蜜麻黄宣发肺气,止咳平喘,款冬花、杏仁、紫苏子、姜半夏降气平喘,止咳化痰,黄芩、桑白皮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贝母止咳化痰,鱼腥草清泻肺热,防风取其御风之性,桔梗宣肺理气,瓜蒌皮宽胸化痰,蜜枇杷叶润肺止咳,焦山楂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
前一篇:新鲜冬虫夏草最佳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