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茯苓补脾去水湿?

标签:
神农中医馆网上抓中药中医养生生活 |
by 神农中医馆
抱松而生的茯苓
茯苓皮
茯苓菌核的外皮,有利水消肿之效。
赤茯苓
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有渗利湿热之效。
白茯苓
窃取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茯神木
有种发秃的形成,是因水气上犯巅顶,侵蚀发根,同时阻碍了气血上行,使发根枯落而成。茯苓能上行渗水湿,湿去而发生。
乾隆入馔补正气,健脾胃
除了药用之外,历来人们日常生活中,茯苓还常被最为补益性的食物入馔使用,比如将茯苓末研制成糕点,或与米合煮呈茯苓粥等。尤其现在五月,湿热盛行,茯苓能泻三焦之湿,补脾祛湿皆备。
说到茯苓研制成糕点,便想起了明朝时一位陈实功的补脾金方。这个方子明朝的皇子们也用,后来传到清宫里面。清宫御医给皇帝记录的内容是说“八珍糕”治病百发百中、效果非常好。后来,御医就把这个方子改进了一下,做成糕点给皇上吃。
这是乾隆四十四年乾隆亲自下的御旨:“叫你们做‘八珍糕’,所用之物:人参二钱、茯苓二两、山药二两、扁豆二两、薏米二两、芡实二两、莲子二两、粳米面四两、糯米面四两,共为极细白糖八两,合匀,蒸糕。具系药房碾面,碾得面时,总管肖云鹏、张顺、太监胡世杰、药房总管首领田福、堂官陈世琯看着糕蒸。蒸得时,晾凉了,每日随着熬茶时送,记此。”
此御旨中便是八珍糕的组成,又都为药食同源之品。对于脾虚、气虚之人食用有明显的效果。此方中人参补脾阳;白术、山药、莲子健脾益气,白扁豆有补脾效果,但同时兼具一定的止泻之效,如果没有腹泻,可以去掉白扁豆。薏米祛湿健脾、茯苓祛三焦之湿,补脾。芡实收敛、补脾又补肾。
茯苓粉敷面祛斑
湖南省大型传统中医馆,以“弘扬中医药国粹,引领大健康理念”为宗旨,以“上医良药,药好方灵”为我们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华医药国粹的挖掘、传承、发扬,开设神农药局、名医馆、传统疗法中心、养生馆等项目,聘请湖湘数十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儿科、妇科、皮肤科、肾病专科、内科、肿瘤专科),采用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集医、药、养于一体的传统中医馆,福泽三湘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