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太痛,中医带你认识它,预防它

标签:
神农中医馆汉方国药名老中医健康中医 |
by
结石,是指因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为继发性病因之一。古代医家所论结石主要是导致石淋病的肾与膀胱结石,如《诸病源候论·诸淋证候》指出:“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结石可发生于机体的许多部位,以肝胆、肾、膀胱和胃为常见。结石是有形质的病理产物,其形状各异,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结石等,且大小不一。一般来说,结石小者,易于排出;而结石较大者,难于排出,多留滞而致病。
结石主要是由于脏腑本虚,湿热浊邪乘虚而入,蕴郁积聚不散,或湿热煎熬日久而成。常与饮食、情志、服药及体内寄生虫等因素有关。
1.饮食失宜
嗜食辛辣,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太过,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湿热煎熬,日久可形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日久可形成肾或膀胱结石。若空腹多吃柿子,则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可瘀结而为胃结石。此外,某些地域的饮水中含有过量或异常的矿物及杂质等,也可能是促使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长期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如碱性药物、磺胺类药物、钙、镁、铋类药物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或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残存体内,浊物、水湿、热邪相合而酿成结石。
4.寄生虫感染
虫体或虫卵往往成为结石的核心,蛔虫被公认为是引起胆结石的主要原因。由于蛔虫侵入胆道,不可避免地引起感染及不同程度的梗阻,从而使胆汁疏泄不利,久而形成结石。此外,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有关,也可因受其他疾病的影响而形成。
结石致病,由于其所在部位、形状大小的不同,症状表现差异很大。结石较小,表面光滑,所在部位腔隙较大,无梗阻嵌顿,可不出现任何症状;若结石较大,形状不规则,所在部位腔隙较小,出现梗阻嵌顿,则症状典型。但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气机壅塞不通为其基本病机,疼痛是各种结石的共同症状。
1.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
肝气疏泄与胆汁的生成、排泄密切相关,肾的蒸腾气化关系到尿液的生成与排泄,故肝肾功能失调容易导致结石的生成。肝、肾分别与胆和膀胱相通,而胃、胆、膀胱等管腔性器官易为结石停留,因此结石为病多见肝、胆结石,肾、膀胱结石和胃结石。
2.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某些部位,势必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而见局部胀闷痠痛等症,程度不一,时轻时重。如结石阻于肝胆,气机阻滞,则可致胁肋胀痛,黄疸等症。结石移动的过程中,易于损伤脉络,导致出血等症状。如肾、膀胱结石,可出现血尿。
3.疼痛
结石停留体内,影响气血运行,甚至阻闭不通,不通则通。故结石所致的病证,多见疼痛症状,一般为局部胀痛、隐痛、钝痛、痠痛、掣痛、按压痛、叩击痛等。一旦结石嵌顿,通道梗阻,则可发生剧烈绞痛,绞痛时疼痛难忍,部位常固定不移,亦可放射至邻近部位。常伴有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结石性疼痛具有阵发性、间歇性特点,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例如胆结石,平素可见胁肋胀痛、口苦、厌油腻等症状,胆道梗阻时,可见右胁腹绞痛难忍,痛引右肩部;肾、输尿管结石,可见腰部钝痛、痠痛,结石。
4.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结石是湿热蕴结或气血瘀阻,日久煎熬而成,除胃柿石外,大多形成过程缓慢,时间较长。临床上由于结石的大小不等,停留部位不一,其症状表现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结石小,脏腑气机尚能通畅,则病情轻微,甚至可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或因外感、情志、饮食、劳累等因素的影响,结石扰动,阻滞气机,则可使病证加剧,症状明显。就结石停留部位而言,如结石阻于肾与膀胱,可致腰痛、尿血、石淋或癃闭,甚至尿毒攻心等;结石阻于胆腑,则可致胁痛、黄疸等。
5.易致湿热为患
结石本由脏腑亏虚、湿热浊邪蕴结或煎熬日久而成。结石一旦形成,患者又易感湿热邪气,或内生湿热之邪。湿热浊邪则乘虚走注结石留滞之脏腑,出现湿热病证,如胆石症患者,常易发生肝胆湿热,肾与膀胱结石患者,则易发生膀胱湿热。痰饮、瘀血、结石三种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痰饮停聚,阻滞气血,可形成瘀血、结石;瘀血、结石内阻,亦可影响水液代谢,形成痰饮。临床常有痰瘀并见、痰饮结石相兼等病变。
中医养生
1、食物。
少吃动物内脏、肉类。因为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肉类代谢会产生尿酸,结石形成的最主要物质就是尿酸。还有,吃得过于油腻,也是结石病的重要诱因。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形成结石;动物内脏、肉类代谢也会产生尿酸,导致结石。但是,吃得太素同样容易长石头。很多人热衷减肥,不少人信奉素食主义,以蔬菜为主食。专家提醒,虽然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是,菠菜、芹菜、番茄、竹笋等蔬菜中同时还富含草酸,过量食用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其与豆制品或者钙片中的钙结合后,也容易形成结石。
管住嘴,限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少吃或忌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籽、蟹黄、蛋黄等。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以及大蒜、洋葱、香菇、黑木耳等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保护性食物。含草酸盐较多的蔬菜在吃之前应先焯一下,然后再过一遍水,以减少草酸摄入量。
2、少喝啤酒,多饮水。
啤酒中的麦芽汁中含有嘌呤核苷酸、钙和草酸等酸性物质,它们互相作用,会致使体内的尿酸增加,这样很容易出现肾结石。不少人因为工作节奏快,喝水的时间相应较少,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即使有时间喝水,量也不够大,而这正是诱发结石病的另一重要原因。喝水少会减少人体尿液,并会使尿液过度浓缩,尿中盐类的浓度增高,沉淀增多,就容易形成肾结石或尿路结石。
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结石排出,所以即便不口渴,个人每天也应喝水2000毫升以上,并最好选择清水。爱上喝水,等于爱上健康!清晨从起床到办公室的过程,时间总是特别紧凑,情绪也较紧张,身体无形中会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到了办公室后,先别急着泡咖啡,给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白水吧!
3、多运动
运动量少也会导致结石的产生。而很多人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坐的时间非常长,运动的机会少,下班后很多人也不爱运动。专家指出,人如果很少运动,一方面不利于钙质吸收,会增加尿液中的钙盐成分,产生肾结石或尿路结石;另一方面人体腹壁会松弛,引致内脏下垂,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而淤积,从而形成胆结石。
加强运动,不要“坐等”结石的形成。在办公室工作两个小时左右,就应站起来做些简单的放松运动,业余也应保证一定的运动量,每天的运动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
4、一定记得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人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来不及吃,有的是为了减肥,不愿意吃。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结石病的重要原因。据保健专家介绍,不吃早餐诱发结石病的几率相当大。这是因为人体在经过夜晚的长时间睡眠后,需要在早晨摄入食物来补充能量,胆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会在早上分泌胆汁,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人如果不吃早餐,胆就没有食物可消化,胆汁就会长时间停留在胆囊,长此以往,胆汁会淤积在胆囊或肠道,胆固醇自胆汁中析出就易形成结石。
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不吃早餐。吃早餐耽搁不了太多时间,也不会让你长胖。即使是简单的喝点牛奶、吃片面包,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