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神农中医馆汉方国药健康名老中医养生 |
《金匮要略》:“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身体流汗本应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流出的汗液发黄,那就是有病啦。伴随着黄汗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症状:身体肿,容易发热、出汗,常常感到口渴,汗经常黏衣服,汗水的颜色是黄色的,脉很沉。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出汗的时候毛孔是完全打开的,此时若是洗澡,就会有水从毛孔直接进入身体里了。水进入身体后,浸淫经络,卫气在身体的表层,卫气郁热身体就会发肿,营气在血脉里,营气郁热消耗津液,就会发渴。脾主肌肉,脾湿木郁,木主五色,入脾为黄(此处不懂没关系,以后会专题说到,不懂的童鞋跳过),所以此时流出的汗液就变成黄色的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该明白,大汗过后立刻洗澡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水会直接顺着毛孔侵入身体。这时,出黄汗要怎么办呢?看中医怎么说。
中医辨证治疗黄汗
一、表卫不固,瀣热内蕴
1、临床表现:久病体虚、年老患者,头项、背、胁下汗出色黄,动则尤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下肢轻度潭肿,神疲乏力,易感冒,小便少或黄或清,舌淡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濡细或带数。
2、病因病机:久病体弱,脾气不运。脾不运则湿内生,久而化热;气不足则卫不固,腠理失疏。致湿热外泄于表而成黄汗。
3、治法:益气固表,利湿清热。
4、方剌:加味玉屏风散(《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生黄芪15g,白术10~15g,防风10g,茵陈蒿30g,生石膏30g(先煎),滑石30g(包)。
方义:原方无滑石。用生黄芪、白术、防风固表益气,茵陈蒿、石膏清利湿热,加滑石则利湿从小便而去,所谓“汗尿同源”,小便多则汗少,汗多则小便少者。
加减:食欲不振、大便溏,脾胃不和甚者,去石膏、滑石,加猪苓、茯苓、党参、泽泻益气利湿;口苦尿黄热甚者,加竹叶、通草、车前子、黄柏、山栀清热利湿。
5、变通法:如无热象,可用玉屏风散合五苓散(《伤寒论》)。
二、营卫不和,玄府壅闭
l、临床表现:汗出如黄柏汁,身热不著,或不发热,恶风,下肢困重,皮下有蚁行感,口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薄白,脉沉紧或濡缓。
2、病因病机:大多有外感发热而遇雨淋,汗出洗冷水浴历史。营卫不和,腠理郁闭,经气不通而为黄汗。
3、治法:调和营卫,益气通阳。
4、方剂: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黄芪20~30g,桂枝10g,白芍10g,米醋半杯。
方义:黄芪益气止汗,通阳固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醋水同煎,以泄营分郁热。
加减:亦可用陈酒半杯代米醋。
5、变通法:如黄汗色淡量少,汗出不透且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身体腰髋沉重,下肢冷,小便不利者,可用桂枝加黄甍汤(《金匮要略》)。
三、湿热蕴结
1、临床表现:全身汗出,汗液粘腻沾手,色黄如柏汁,身目不黄,汗出遇热则甚,时作时止。身体因重,头沉如裹,胸闷、脘痞、腹胀、胁痛、口渴,小便黄少,大便干。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2、病因病机:湿热蕴结,气化失常,腠理疏泄失常。本型常因嗜食辛辣烟酒,或有肝病史。
3、治法:清热利湿,宣通气化。
4、方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
药物:藿香10g,厚朴5~10g,白蔻仁3~5g,石菖蒲10g,连翘l0g,黄芩l0~15g,滑石15~30(包),木通10g,射干10g,茵陈蒿15~30g,贝母5g,甘草5g。
方义:藿香、菖蒲芳香化湿,厚朴、蔻仁苦温燥湿,滑石、术通淡渗利湿,以宣通三焦气化。黄芩、连翘、苗陈、射干清热利湿,用贝母润燥反佐,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胸闷加杏仁、枳壳宽胸,头重加荷叶、苍术祛湿,胁痛加郁金、姜黄理气,尿少加薏苡仁、竹叶除湿。口渴热重加生石膏清热。
5、变通法:湿重而热不甚者用菌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四、肝经郁热
1、临床表现:两胁、腋下或外阴汗出发黄,沾染衣裤,好女月经不调,或痛经,男子性情烦躁而易怒。或有阴痒,或有狐臭。胸胁不适,口苦目眩咽干,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散。
2、病因病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久而化为火热,胆液外泄于腋、胁、外阴等肝经所过之处。本型可有肝病史。
3、治法:疏肝清热。
4、方剂: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
药物:柴胡l0g,丹皮6~l0g,山栀6~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白术10g,甘草5g,薄荷5g。
方义:丹皮、山栀清热泻肝,茯苓、白术调中健脾。当归、白芍和血养肝,柴胡疏肝,薄荷解郁,以助肝气。
加减:阴痒加白鲜皮、蛇床子、苦参清热除湿;狐臭局部用加味三仙丹(见腋汗)。胁痛加川楝子、玄胡索理气;如见小便黄少者,加滑石、竹叶、通草清利。
5、变通法:如黄汗甚大便干,合茵陈五莓散(《金匮要略》)用。
湖南省首家大型传统中医馆,以“弘扬中医药国粹,引领大健康理念”为宗旨,以“上医良药,药好方灵”为我们经营理念,致力于中华医药国粹的挖掘、传承、发扬,开设神农药局、名医馆、传统疗法中心、养生馆等项目,聘请湖湘数十位著名中医药专家,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儿科、妇科、皮肤科、肾病专科、内科、肿瘤专科),采用道地药材、遵古炮制,集医、药、养于一体的传统中医馆,福泽三湘百姓。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