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汉方国药健康名老中医神农中医馆 |
心开窍与舌,舌为心之外候。《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的功能其实就是心的血脉功能的体现,所以如果发现食不知味,或者味觉发生改变,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心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异常。细心一点不难发现,心脏不太好的人,味觉都不是很灵敏。
除了人体本人,心与自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常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体和整个自然界是相通的,不管是季节、日月还是时辰的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顺势而为”地工作和生活。
心与四季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都是相通应的。其中,心与夏季相通。《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的五行属火,为阳脏。由于天人相应,一年之中,春天阳气生发,则心旺;夏天阳气正盛,则心气最盛;秋天阳气渐衰,则心气渐弱;冬季阳气衰极,则心气最弱。因此,光以季节而论的话,心气在季节上的变化就是生、旺、收、藏。
心主血脉。因为心中的阳气是随着四季变化的,所以血在脉管中的流动情况一样会受到四季的影响。一般是春夏季阳气生长,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秋冬季节阳气衰微,脉道收引,气血流动缓慢。有研究表明,手指的血流在冬季减少,夏季增加。
《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会在长夏的时候痊愈。如果在长夏的时候病没有好,那么到了冬天,病情就会加重。要是能扛过冬天,到了春天病情会保持不变,然后在夏天到来的时候,病情就开始慢慢地好转了。我们可以看看周围,是不是到了冬天心梗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冬至前后,因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心脏阳气衰弱的人,到了冬至时分,就会非常难受。
心与时辰
心为阳中之阳,随着一日中时辰的变化,心气也随之变化。一天中,阴阳改变由夜里23:00点(子时)开始,阴气达到最盛,然后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衰落,到了中午11:00(午时)阳气到达最盛,然后阴气开始生发阳气开始衰落。
所以《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大中午的时候是感觉最舒服,到了夜里病情就会加重,白天都比较平静。原因就是因为一天中的阴阳变化。除了季节和时辰,心当然和年、日也有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涉及到很多其他的概念,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