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名老中医健康养生 |
by
高血压是西医的一个病名,在中医里并没有这个词。但是确有类似病症的记载,而且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症范畴。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所致。简单的说,可以分为虚证实证两个证候类型。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协调阴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患者表现为眩晕、头胀痛、耳鸣、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或弦滑者为实证,中医称为肝火上升。随着疾病的发展,由于肝阳亢盛日久,伤及肝肾阴血,患者可表现为眩晕、劳累后加重、口干舌燥、视物模糊、腰膝酸软、或肢体麻木、舌质红、舌苔薄黄少津液、脉弦细或细数等,即为虚中挟实证,中医称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到疾病的后期阴损及阳,患者可表现为眩晕、精神萎靡、腰膝酸软、或遗精滑泄、牙齿松动、形寒肢冷、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舌苔白或舌根部厚浊、脉沉弱等为虚证,中医称为阴阳两虚。
证属肝火上升者,治疗宜清肝泻火。常用药物有:菊花、夏枯草、黄芩、丹皮、龙胆草等。
证属肝阳上亢者,治疗宜平肝潜阳。常用药物有:钩藤、天麻、罗布麻、刺蒺藜等。症状明显者酌情配合具有重镇潜阳作用的药物:如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珍珠母等。
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虚实挟杂证者,常选用上述具有平肝潜阳作用的中草药与具有滋肾养肝作用的中草药同用。具有滋阴养肝作用的药物有白芍、生地、女贞子、何首乌、枸杞子、桑寄生、牛膝等。
证属阴阳两虚者,则宜阴阳双补,即在滋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常用的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等。
以上药物对于降低血压缓解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但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因地辩证论治,药物之间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应用,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自己自行调配,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的中医养生
一、起居调养法
养成生活有规律的习惯,劳逸结合,保持精神舒畅,保证充足睡眠,脑力劳动者避免用脑过多。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服用降压药要慎重,不可降压太低太快,以免引起不适和其他并发症。
二、药物调养法
常用验方
1、野菊花15克,决明子15克,豨莶草1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玉米须25~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中成药
1、牛黄降压丸,每次2丸,每日2次,用于有头眩晕、头痛、失眠、耳鸣者。
2、复方罗布麻片,每次2片,每日3次,用于头晕、心悸、失眠者。
3、当归龙荟丸,每次9克,每日1~2次,用于面红目赤、大便干、小便黄者。
三、饮食调养法
戒烟酒,进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平时可常服食药茶等。
1、芹菜或蓬蒿菜250克,洗净后用开水烫2分钟,切细捣烂饮汁,每次服1杯,每日2次。
2、鲜山楂10枚,白糖30克,捣烂加糖煎煮至烂,吃山楂饮汤,每日1次。血压可平稳下来。
四、按摩调养法
五、气功调养法
联系电话:0731-22233222
地址:株洲市天元区长江南路187号神农中医馆(市中心医院斜对面)
乘车路线:T16、T42、T62、T66、T68、T70到大岭站下,往前1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