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24)孔庙

标签:
杂谈北京孔庙先师庙圣庙 |
分类: 江山如画 |
我们参观完雍和宫,过马路就来到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
国子监街,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相邻而建,构成“左庙右学”的建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2004年合二为一,建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全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仅有两处:山东曲阜和浙江衢州。而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北京的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06)。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

影壁墙,修建国子监街时把庙门和影壁墙给分开了,国子监的影壁墙也是这样。在北京还有历代帝王庙也是被后建的阜成门内大街把影壁墙给分开了。
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



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是孔庙主体建筑,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庑殿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

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
门内院中,左为钟亭,右为鼓亭。
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
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碑林,中举者的刻名碑,


这就是北京孔庙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它有碑林,是一部石刻的功名簿。元、明、清三代的读书人,凡中了举人的就在此立一块石碑,“一举成名天下闻”。








孔庙大成殿,



崇圣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