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23)雍和宫

标签:
杂谈北京雍和宫龙潜福邸藏传佛教寺院 |
分类: 江山如画 |
今天去雍和宫、孔庙和国子监。



始建于康熙年间,赐予皇四子胤禛,后为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为“龙潜福邸”,所以,殿宇建成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是一样的规格。


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是全国最高规格的一座佛教寺院。清中后期改为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现在成为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坐北朝南,寺庙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由七进院落和五层殿堂组成中轴线,左右为配殿、配楼。
中路建筑主要包括牌楼院、昭泰门、天王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
前后院落面积自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逐级升高,象征着佛陀世界的规制和庄严吉祥。
据介绍,雍和宫有木雕三绝(宝),即法轮殿的紫檀木“五百罗汉山”、万福阁的白檀木“迈达拉大佛”、东配殿昭佛楼的金丝楠木“
雍王府我们在以前去过两次,我只是认为:雍和宫不过就是一座寺庙,没有太多的看头。但是通过这一次慢慢的参观后,我彻底改变了对雍和宫的看法,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首先,作为最高规格的一座皇家藏传喇嘛寺庙,雍和宫内到处都是文物,到处都是宝物,最集中,最典型,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
首先雍和宫是清朝最鼎盛时期、最高规格的皇家寺院,殿宇建筑的整体布局、规模、规制都堪比皇宫(故宫博物院)。同时,由于融汇了汉、满、藏、蒙等的佛教文化艺术风格,雍和宫建筑群又是极其特殊、别具一格的。所以,雍和宫建筑群极具观赏性,是非常有特色、有魅力、有看头的。
其次,雍和宫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宝物极为丰富。
不仅是木雕三绝,还有雍和门(山门)前造型生动的青铜狮、门后御碑亭内以汉满藏蒙四种文字镌刻的乾隆皇帝的“喇嘛说”御碑,雍和宫大殿前的铜铸“须弥山”、大殿内的铜铸三世佛造像,万福阁大殿抱柱楹联,昭佛楼内的旃檀佛画像和“六道轮回图”,各殿宇中门上乾隆御题的雕龙华带匾额,以及各式清代唐卡,等等。
第三,雍和宫,是融汇汉、藏、满、蒙佛教学说、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内涵丰厚,博大精深,佛学深奥。
第四,雍和宫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香火十分旺盛,祈福的人们络绎不绝,逢大年初一、十五更是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