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打卡京城(25)国子监博物馆

标签:
杂谈北京国子监国子监街太学 |
分类: 江山如画 |
国子监博物馆坐落在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与孔庙相邻。



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

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大门正面,
国子监影壁墙,影壁墙被后来建的国子监街给分在大门的马路对面。

国子监大门,集贤门。
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
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门内院中,左为钟亭,右为鼓亭。
国子监太学门,是国子监的二门。




牌坊正、背两面刻有“圜桥教泽”、“学海节观”,均为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牌坊上覆黄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崇文重教。
辟雍,象征碧玉的讲堂。国子监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

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
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
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彝伦堂,图书馆。

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彝伦堂前,宽广的平台,称为灵台


灵台东南角上,立有一座石刻日晷,是白天测定时间的仪器。


在彝伦堂后面是敬一亭,校长办公室。可能是在维修,目前没有开放。国子监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当时有学生200余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深造;二是境外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
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其他教室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