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日记2-家中琐事
(2022-05-25 06:58:07)
回首看,兄弟姊妹们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老母高堂九十有五,虽然有些老年痴呆的状况,有时如同孩童一般,但是任然健在,有娘在,家就在,我们这些个六七十岁的人还能够聚在一起。幸福着吧。每天看到老娘浑浑噩噩的活着,能吃能睡,大小便虽然有的时候管不住,都是大部分还是能够自己解决。这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辛苦了大哥,二哥,自己帮不上忙。他们也都是70岁的人了,还有个长子长孙陈亮,一家人还能团团圆圆也就不错了。所谓的幸福着吧。
年纪大了,工作的动力不足了,然而,回忆的欲望与兴趣日益增长。虽然仍然是日常,但是有些事情感觉还是应该记录一下。老母亲1928年生人,今年94周岁,刚刚过完生日,虽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认人,但是身体尚好,能吃能睡,基本上生活还能自理,只是需要有人24小时照顾,家里面还是老样子,大哥每天奔波于家与黄台路老太太这里,给老太太和一众家人做饭,每天变着花样做,把个老太太吃的是体重猛增,二哥则是每天24小时全程照顾,寸步不离,使得老太太每天生活很有规律。五妹妹夫则是奔波于市场与黄台路,买菜,包括肉蛋奶等一应俱全,大侄子陈亮每周回来看看奶奶,陪奶奶吃顿饭,其他孙辈们各忙各的,定期问候老太太。老太太清楚的时候,思路还是比较清楚,也能话赶话,反应也不错。糊涂的时候,什么人也不认,只有她自己,也挺好,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午10点半,与老婆商量,带上礼物,驱车前往大姨子金水路的家中,娘家的弟兄姊妹为我们送行并过节,外甥做了几个菜,包的鲅鱼馅的饺子,因为以往个人的习惯,中午基本不吃饭,所以象征性的吃了一点菜,喝了点白酒,感觉不错,几个人坐在那里喝茶聊天。吹牛闲扯,一直聊到4点钟才往回赶,回来的时候很是顺利,不到20分钟到家,过去看到妹妹妹夫一家已经过来了,老太太已经洗完澡,妹妹妹夫正在忙活着和馅包饺子,侄子陈亮实践诺言,也回来了,准备做鱼,协助陈亮将昨天的鲅鱼头尾与鱼子炖了,味道出奇的好,而妹妹妹夫带来的三种饺子馅的饺子也非常好吃,大家一起忙活了3个小时,200多个水饺出锅,坐下来,聊天,吃饭,别有一番意境。感觉不错。晚上坐下来,洗完澡,看了会电视,想到了冰箱里的冰酒,拿出来倒了半杯,坐在那里慢慢喝着,品着,惬意。悠然自得。
前几天,又去了一趟龙江路2号老宅,处理了一下一些书籍等,找到了家里的老照片与一些陈年记忆。包括去世的老爷子记录的一些东西,翻翻看,一些陈年往事浮现,老爷子把家里的一些大事情都记录在案,也使得我们对家里的一些事情有了比较明确的记忆,包括儿子的出生时间与情景等,挺有意思,看看老爷子的记录,知道老爷子过世的时候,心里是很满足的,虽然我们不在他身边。因为他看到了他的家庭,一家四子三孙一孙女一外甥,事业学业大都有成,没有大富大贵,但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努力工作,自食其力,他人应该也就满足了。我儿子出生后家里的成员是14人,后来妹夫外甥等人的加入,使得这个家族扩大到了17口人,人丁兴旺,高兴自豪。期间有人离去,有人加入。现在的这个家,老娘犹在,老爷子与大嫂仙逝,二嫂与女儿也在国外生活,虽然失联也是一种牵挂。也时有人加入,陈全结婚,夫人张放加入,外甥陈佳钰结婚,外甥女婿王喆加入,一大家人还是颇有些生气。在陈嘉出生后,老爷子非常高兴,自说自话,四子三孙,寓意象征北斗七星,叮嘱注意方向,呵呵,现在孙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也都是自食其力,生活的不错,这也应该是老爷子为之骄傲之处。第三代长子长孙陈亮毕业于澳大利亚莫库里大学硕士毕业,工作稳定,三哥之子孙陈全毕业于中国邮电大学硕士毕业,目前在华为工作,夫人张放则在北京联通公司工作,我的儿子陈嘉,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博士,毕业后在脸书工作。看看我们家三个孙子,相差年龄都是四岁,而妹妹的孩子,外甥陈佳钰与我儿子相差二岁,目前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博士毕业,又考取该科的博士后,事业有成,伴侣王喆则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博士毕业后再次攻读博士后,各有专长,一切安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