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过去一段时间A股出现了难以跑赢指数的现象。在2013至2014年前10个月主动型基金连续跑赢指数之后,最后两个月大盘股的逆袭让今年绝大部分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跑输指数。而事实上,在单边牛市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让我们先看一下全球对冲基金的指数,我惊讶的发现事实上多空对冲策略自从2010年以来就连续跑输标普500指数。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3F73.tmp.png
如果我们再看美国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表现,截止今年上半年,60%的大盘共同基金,58%的中盘共同基金以及73%的小盘共同基金都跑输基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这种难以战胜基准的现象更加明显。在美国大盘股基金一年内跑输基准的比例是60%,三年内跑输基准的比例是85%,而五年内跑输基准的比例是87%。对于中盘股基金来说,这个比例分别是58%,77%和88%。而小盘股基金在一年,三年和五年跑输的比例为73%,92%和88%。
有人会说美国市场太有效了,机构投资者太多,导致主动管理型基金难以跑赢基准。那么让我们看看相对无效的新兴市场表现。过去一年中,65%的新兴市场基金,70%的全球配置基金以及81%的全球小盘股基金都跑输基准。如果把时间拉长,过去五年居然有74%的全球配置基金是跑输基准的。
从这些数据的角度看,主动管理型基金似乎失去了“预测股市的水晶球”。这些全世界最聪明,最勤奋的金融人才为什么在各个方面都跑输市场呢?笔者粗浅地认为有几个原因:
1.
2.
然而从中长期看,笔者一直相信刻苦的研究,正确的方法以及对于自己风格的坚持最终能战胜市场。过去一年在和一些优秀的投资者交流中,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这种特征。其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成熟的投资体系,懂得放弃能力圈之外的机会,在阶段性落后市场时保持乐观和理性。这一切虽然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到需要极大的毅力,对于自我深刻的认识。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一方面的个人思考,也算对于自己的激励和警戒。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努力成为优秀的投资者:)
点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