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2014-01-16 20:30:57)
标签:

杂谈

上次详细说了我认为的2014年互联网十大主流趋势中排名第一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型公司的大整合。很多朋友都很关注那么其他几大趋势会是什么呢?我就第一时间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社交网络继续大爆发:2013年大家对于社交网络的流量变现能力感到过担忧。大部分的这种忧虑来自于新社交APP的增值能力以及移动端没有验证过的变现能力。然而这些担忧最后证明是多余的。2013年大部分社交网络的增长都是非常快速的。如果光看广告收入增长,Twitter得广告收入在2013年几乎增长了120%,Facebook增长了58%,LinkedIn增长了37%,全球整个在线广告收入增长了19%,而整体广告的收入仅仅增长了3%。展望2014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下去:1)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率,比如超过45%的公司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0倍;2)Retargeting的角色在变化;3)增加的归宿感,特别是移动端;4)目前变现比例不够的平台想办法增加付费率(Instagram, Pinterest, Tumblr等)大股票中,Facebook和Twitter是最受益的。

数字媒体开始取代传统电视广告预算:2013年美国消费者第一次在数字媒体上花的时间超过了看电视的时间,主要因为在移动端上花的时间同比增长了48%。然而电视依然占据了39%的广告预算,数字媒体(包括PC端,移动端和其他)仅仅占据了25%。展望未来,一个必然的趋势还是企业将电视广告转移到数字端,因为:1)大家在数字媒体上花的时间继续增长;2)大家更多通过移动设备看视频;3)越来越多网络视频被生成;4)内容商越来越多制造电视节目的补充品。 比如根据Nielsen的调查,在白天,Facebook内容最终能投递到25-34岁用户的比例超过美国最大的四大电视网络,Facebook的reach rate达到了41%,而电视网络只有10%的水平。

SoLoMo模式越发成熟(社交 本地 移动):这种模式或许是移动互联网的圣杯。未来越来越多针对本地化的广告开支会增加:1)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移动端;2)越来越成熟的本地化广告平台,包括Yelp,谷歌地图;3)非常高的投资回报率。长期来看,拥有互动生态圈的公司能够胜出。

网络购物和渠道:电子商家和传统零售商都必须运用多渠道的战略。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个性化的网上购物体验,过去那种平台化的购物体验时代或许会慢慢过去。移动端在搜索商品和购买过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且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快递费将接近免费,快递的时间也会被缩短。EBay将把他的Ebay Now项目从5个城市扩张到25个。而亚马逊会将Amazon Fresh Amazon从3个城市扩张到20-40个美国最大的市场。亚马逊已经在美国的10个大城市中提供当天送达的服务。

移动支付的爆发:移动支付是最后一个受互联网冲击的领域,也是2014年的大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商家,平台商开始做移动支付了。eBay已经开始做PayPal Beacon这种移动支付工具。而根据Paypal的历史数据也能看出这种爆发的趋势。2013年美国感恩节Black Friday移动端的支付比例同比增长了99.2%。随着越来越多的支付APP产生,消费者会开始习惯移动支付。未来五年,移动支付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会超过34%。

在线旅游的模式变迁:过去几年,旅游酒店模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颠覆商业模式的就是著名的TripAdvisor。这个公司如同酒店的大众点评网,通过用户对于酒店,旅游信息的点评,帮助旅行者预订他们想要的酒店。TripAdvisor是这个领域多平台的公司。此外,像谷歌的Hotel Finder, Flights Explorer应用也越来越流行,代表着旅行移动端垂直模式。而Priceline和Expedia对于Kayak和trivago的收购也表明旅游垂直类网站的价值。在线旅游(OTA)和类似于TripAdvisor或者谷歌这种generation partners的合作太强了。这种模式很难被其他人撼动。而且在线旅游的比例全球看都很低,这种模式会快出现无边际的扩张。

可穿戴设备进入地平线:这个趋势从最近的CES展览就能看出。之前的CES都是以智能手机为主,而此次,即使三星这样的智能手机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在智能手机方面,硬件设备方面可以做文章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未来硬件方面的革新将在可穿戴设备。这将大幅增加消费者和移动端之间的互动。随着谷歌眼睛进入批量生产和销售,2014年将是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