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有感
(2023-08-22 14:07: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随笔 |
《正面管教》这本书,我一直在读。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著作,里面有很多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非常实用,读完很受益。“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并一直提醒着我用一种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自己孩子和班上的学生。书中列举了大量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每一次面临着孩子及学生带来的现实挑战,我都努力尝试着在和善和坚定之间寻找平衡点,努力地做孩子的知己好友,互相尊重,“赢得”孩子。
一、“示弱”,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书中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应该总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是在孩子面前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我们需要花时间去训练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要教导孩子凡事得先依靠自己,然后,为他提供帮助他人的机会,并且允许孩子体验过程和事情带来的后果。孩子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有很大的驱动力,因为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比如在孩子没有动力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场景,让孩子以“帮助”的形式去完成眼前的事情,或者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适当“示弱”,来博取孩子的“帮助”。我常常用这种方法来鼓励我的儿子去完成某些事情,屡试不爽。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需要让他们承担应尽的职责,而不只是一味地责备,比如打翻了盘子,让他自己捡起来,弄脏了地板,让他自己处理干净……减少过多的责备,越是责备,孩子接受的负能量越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放手”,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作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总是想要试图控制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我们希望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首先要做自我控制的榜样,不能够随便把自己的想法和自我认为“正确”的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孩子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呢?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们也能够做出更好的行为选择,因为这对他们有明确的意义,因为他们受到了尊重的对待。作为班主任,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地细致,对孩子的事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反反复复地对孩子灌输规则,强调要求,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对我十分依赖,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向老师报告,需要大人帮忙解决。自从学习了正面管教的方法,我发现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孩子们可能会慢慢丧失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我选择相信孩子,召开了几次“正面管教”班会,让孩子参与到班里的每一项事务当中,让孩子一起自定规则,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事先参与,而不是老师事后的无效说教。一开始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相信这样有意识地培养下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有很大的飞跃。
学习了《正面管教》一书,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我会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