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
(2023-08-20 15:31: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书随笔 |
摘抄:“心灵的教育,在于细处摄神,一叶知秋,唯有处处见心、时时用心、以心换心的教育,才能让细节成为经典。心要跟爱一起走,唯其如此,教育,才是真教育。”
一、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自从我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努力这样要求自己。可一次的家访,却令我当头棒喝!简单的寒暄之后,家长十分认真地对我说:“何老师,你要对孩子凶一点,像语文王老师一样,不然孩子不听你的,读书读不起来的”。原来,我呵护学生的柔声细语,却是家长所不屑的。于是第二学期,一反常态地大声呵斥学生,当我按照要求,自信满满地交上这份答卷,却仍换来这样的声音:“何老师,我家孩子反应你比第一学期凶多了,怎么越来越像王老师了,一点也不喜欢”。我彻底疑惑了,到底该怎么样去行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我的爱,又能得到家长的认可,支持我班级管理工作呢?
在林老师的案例分析中,我或许找到了答案,班主任要爱所有的学生,要善爱而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要爱,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爱,听话乖巧的孩子要爱,调皮捣蛋的孩子也要爱,要严爱而不宠爱,不要与学生过分亲密“嘻嘻哈哈”。因为“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是不对等的,表面现象上的热乎,未必真正能拉近学生的心灵距离。要恒爱而不阵爱,班主任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班主任也有高兴和苦恼的时候,不能高兴的时候就对学生百般疼爱,苦恼的时候就对学生电闪雷鸣。这种爱不是为了博取学生的好感而一昧的顺着学生的心,听之任之,而表现在:课堂上,时而严厉的教学,时而风趣的谈话;课堂外,时而耐心的辅导,时而轻松的玩笑;发现问题时,及时的交心和疏导;身体不适时,及时与家长的联系等。班主任必须使用好“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两把利剑,学生才会热爱尊重自己的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和睦相爱、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二、细心,洗涤学生心灵的良药
林老师36个案例,涉及到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许多大事小情,都需要班主任细心对待,才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开出有助于学生心灵成长的良方。现采撷书中一例:“有一段时间,班上男女生之间有一种神秘和诡异的气氛在萦绕着,表面上相互“仇视”,相互作弄,暗地里却相互传纸条,互表“情意”。人生如花季,只有经历“成长、发芽、开花、结果”才是最美好的。如果现在就想去碰它,只能让这些美好的东西,顷刻间变成残枝败叶,就得不到最后那芬芳可口的果实了。听罢,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之后异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融洽了,不再调侃,不再瞎闹,多了一份理性,也多了一分大方。”
确实,班主任在面对各项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善于观察、精于思考、巧于应对。面对身体和心智都处在成长中的孩子,若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他们身上一些微妙的变化总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就在上学期在我的班上,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例,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集体活动拍照合影的时候,男生和女生之间却隔开了很大的距离。特别是班级六一集体汇演节目中,男生和女生不愿意牵手,扭扭捏捏。与同年级段其他班主任沟通,都没有发生此类现象。于是,就在班会上劝告孩子们少看偶像剧电视剧,现在班级里男女生的相处应该跟家里兄妹关系一样,不要学电视里的,可是收效甚微。
现在看来,那时的我站在了成人的角度上,简单粗暴的向学生灌输了我的观点,自然孩子们的回应,反而令班上的男女生氛围变得更加尴尬。看完林老师的处理方法,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下学期我计划上一节“人生如花季”的班会课,以比喻敞开学生心扉,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艺术的应对学生问题,变单项灌输为双向交流,变简单粗暴为精雕细刻,变生硬呆板为循循善诱。期待孩子们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看待小学阶段的男女生关系。
三、耐心,学生心灵的润滑剂
学生不是“机器人”,不是班主任颁布一个命令,学生马上照做,发现问题,“维修”一下就可以恢复正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更多的耐心。学生成长的历程中,会经历许多的坎坷和挫折,要想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健全的发展,就是要以耐心相待,润泽学生的心灵。面对班级的学风问题,面对任课老师口中“问题少年”需要我们的耐心,一次一次的抓,一次一次的教,一次一次的劝导,一次一次的感化。林老师处理学生“顶牛事件”,再次班主任工作中耐心的重要作用。
班级里小东在体育课上与体育老师发生冲突,林老师面对情绪化的小东,没有立即斥责,让小东承认错误,去跟体育老师道歉。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倾听,让小东说出自己的委屈,并特地在小东面前提起体育老师常常夸奖他有体育天赋。林老师的耐心沟通不仅安抚了小东的情绪,还唤起了小东的深刻感悟。小东静下来开始思考体育老师本来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自己表现不好,成绩太差了,辜负了老师的心。也明白了体育老师对自己的指责都是出于为了让自己的成绩更好。
回想自己在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中,有太多太多的时候,当学生犯错时,我总是把他们叫来,一股脑的批评教育,然后学生“被逼”着承认错误,表面上学生得到了教育,但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什么呢?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具有超人的耐心,面对学生问题,耐住性子,摸清病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