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立秋养生,养脾去湿是关键
随着8月7日的“立秋”,我们迎来了秋姑娘。虽然时至立秋,但北京还是处于二伏之中,到8月13日才进入最热的三伏。立秋过后,防暑和除湿仍是饮食的主题。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该谨慎。夏秋之交,我们应该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比较适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做。
http://s1/mw690/004hPqtPzy6L47G5LHi50&690
1.慎选水果——调脾胃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所以呢,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http://s2/mw690/004hPqtPzy6L47MSsEh21&690
2.精选豆类——去湿气
立秋节气因降水较多,湿气较重,饮食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可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等,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小米、苡米、扁豆、砂仁等。
http://s13/mw690/004hPqtPzy6L47VvvHe2c&690
3.进补食物——滋阴润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http://s7/mw690/004hPqtPzy6L481nvkG56&690
4.酸性食物——益气润肺
秋季可以吃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也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http://s16/mw690/004hPqtPzy6L4890zAX8f&690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第四,要做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第五,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营养师王芳
QQ:4583024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