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 (不周负子山至弇州山部分)
(2016-05-26 18:31:27)
|
|
|
注释:[1]有山而不合:有一个叫灶火湖的地方。不合,指贝湖。即灶火湖。
译文:在西北海外的大地之间,有一个叫灶火湖的地方,称为灶火湖盆地,是最大的咸水湖盆地。有哈鲁苏河与素梭河水流入其中。湖水的西面有夏日哈山,东面有毛牛山和伊科布拉格山。
注释:[1]淑士国:读数羲,指青海共和地区。汉语称共和、共工。
译文:有一个部落国,名叫数羲,是黄河边的部落国。
|
|
|
注释:[1]有神十人:有一个京都的集肆。十,读博,指十字太阳概念,也指京都地区。神,指肆。
译文:有一个京都的集肆,名叫骊华之场——华南肆,座落于骊门之乡,恒都之处。
|
|
|
注释:[1]石夷:指斯溢,以玛纳斯河而得名。今称石河子。
译文:有一个集镇叫石河子,牧民称为石韦,座落于西北角,负责接待游牧迁徙的休整。
|
|
|
注释:[1]五彩鸟:指祁连部落人。
译文:有祁连部落的人,是裕固族,称为北僚。
|
|
|
注释:[1]大泽长山:指天祝草山。今天祝县。
译文:在北僚的南面,有天祝草山,还有白肆指国。
|
|
|
注释:[1]长胫国:指通场国,今称利通。在宁夏吴中市。长,读绰,指迁移,疏通;胫,指场镇。
译文:在西北海外,黄河的东岸,有一个利通之国。
|
|
|
注释:[1]姬姓,食谷:姬姓的古老国家。在陕西最北端。
译文:有一个西周之国,是姬姓的古老国家。有一个叫府谷的集镇,那里是叔均的部落。北方地区有一个海则部落,海则部落是姜嫄地区的部落国。海则的北面是台玺部落,酋长是叔均。叔均创立了台玺并兼并了海则部落国,开始建立国家。包括有游牧国的犬戎氏族,有双山氏族。
|
|
|
注释:[1]方山者:指部落统治区。
译文:在西海外的大地中,有一个部落统治区,那里有东胡的建目,叫沙坡头,是柔然族治理之乡。
|
|
|
注释:[1]先民:甘肃兰州,古称斜米,谐音先民、神民。意为长河上游之地。,治所在西固。
译文:在西北海之外,在黄河的西部地区,有一个神民之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这里的氏族从事四种劳动。
|
|
|
注释:[1]北狄:北,在此读博,指山;狄,指北。北狄,即北山。
译文:有一个北山之国。北山的氏族,叫草原部落氏族,草原部落氏族建立了北山国。
|
|
|
注释:[1]五彩鸟三名:祁连部落的人群有三种。
译文:祁连部落的人群有三种,一个是华僚,住黄花滩镇;一个是西部僚,住旦马河镇;一个是东部僚,住谢河镇。
|
|
|
注释:[1]有虫状:有一个游牧的疆域。
译文:有一个游牧疆域的管理区,是匈夷国的罗布部落在东部的疆域。
|
|
|
注释:[1]丰沮玉门:指玉门王国。丰沮,读冯纪,指王国。
译文:西北大地中,有个地方名叫玉门王国,是游牧氏族的集镇。
|
|
|
注释:[1]灵山:指篱山,即关口。又称嘉峪关。
译文:在西北地区有一个嘉峪关,有酒泉、芨芨、板滩、并封、高台、勒者、临泽、河坝、河东、石包城十个部落人群从这里进出,是国家的大关卡。
注释:[1]王母之山:指很高的山。
译文:在西北海有很高的山,有托尔木提山、大黑山。有哈密国。哈密是个好地方,东边的人群是原住民,外来民族在北面。他们统治着这里的夷民和犬戎部落的草原民。这里有小麦、小米、山芋、稻谷和外穄;又有棉花、葡萄、盘桃、苎麻、白提、青提等多种农作物。西部牧民的城镇和东部人群的部落,所有部落氏族都和谐相处。这里是美好的家乡。
|
|
|
注释:[1]三青鸟:指吐鲁番的三个远古集镇。远古时期以托克逊为中心,所以称为青鸟的集镇。
译文:有三个青河地区的集镇,是犬戎族的管理恒目,一个叫中青城,一个叫鄯善,一个叫青河。
注释:[1]轩辕台:匈夷的区域。台,读妥,指区域。
译文:有一个匈夷地区,是焉耆博嘎羲湖之乡,是南匈夷地区。
|
|
|
注释:[1]龙山:指阿拉套山。指新疆博乐地区。
译文:在大地中,有阿拉套山,是游牧民族管理的地方。那里有三个湖泊,称为三淖,是高山的雪水流入而形成的。
|
|
|
注释:[1]衣青:指伊沁,即今新疆伊犁草原。
译文:有一个伊犁草原的集镇,座落于伊梅河畔,名叫犁察肆。
|
|
|
注释:[1]女子国:指玉兹地区,今称巩留。玉兹,越濮语读为女子,在新疆伊犁巩留县。
译文:在犁察肆的东面,有一个玉兹国。
|
|
|
注释:[1]桃山:指托木尔山。在新疆阿克苏。
译文:在阿克苏地区,有托木尔山,有木扎尔山,有库尔干山,有英阿瓦提山。
|
|
|
注释:①丈夫国:阿克苏,古称温宿国。“温宿”在濮语中是指丈夫。
译文:有一个国家,名叫温宿国。
|
|
|
注释:[1]弇州之山:指英吉沙。
译文:有一个英吉沙地区,那里住着叶尔羌人群和雅克陶人群,称为织绸人群。他们隶属于游牧部落城邦的统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