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 (䟣踢、双双至融天山部分)
(2016-05-26 18:19:05)
|
|
|
注释:[1]赤水指湘江。湘江属长江水洗,故称赤水。
译文:在南海外的大地中,在湘江的西面,在红水河的东面,有一个氏族是过山瑶支系,名叫九万大山氏族。与九万大山氏族相邻的,有三个东部的僚族,他们是刺绣和纹身的氏族。
|
|
|
注释:[1]阿山者:指大阿山支系,即岭南支系。大阿,读歹卧,指岭南。
译文:有岭南支系的氏族。在南海中,有座九嶷山,是湘江的源头,湘江的东面是苍部落之乡,是纹身的九嶷部落的疆域。那里有北江部落、宁远部落、蓝山部落、英水部落、道部落、江华部落氏族,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劳动。
|
|
|
注释:[1]荣山:指海洋山。
译文:有一座山叫海洋山,海洋河发源于这里。长江的南支流,有一条湘江,通航。
|
|
|
注释:[1]巫山:指九嶷山东面的武山。
译文:有一座山叫武山,有武水河发源于它的西面。北面有八面山。武水河从武山流向珠江。
|
|
|
注释:[1]不庭山:指九岭,原称十岭,故为不庭。在江西九岭。
译文:在南方地区,有一座山系叫九岭,修水发源于这座山。这里有一个集镇叫桑平,是北面的嵯峨湖部落建立的桑平国,是古老的嵯峨氏的生活地,他们从事着四种劳动。这里到处都有乡村部落,四处通达,北面属长江流域,南面通到山区。北方是赛湖之乡,南方是分宜之乡,是纹身氏族之乡。
注释:[1]成山:指大庾岭,又称程龙山、成山。
译文:南方地区有座山叫大庾岭,是赣江的原头。那里有一个柤禺国,是诸广岭支系的古老氏族;有一个余蒙国,那里的氏族皆为苗夷;有一个僚米国,那里的氏族皆为僚族。
|
|
|
注释:[1]不姜山,黑水穷焉:指幕阜山,站在山上能看见长江。
译文:南方大地中有幕阜山,站在山上能看到长江,又有连云山,是棋水的源头。又有源山,又有武功山,有莲花山。又有万洋山,是澧水的源头。又有南风面,山的西面是平乐,东面是左溪。再往南还有山,是漂水的源头。有南岭,有诸广岭。
|
|
|
注释:[1]盈民国:于山地区,古称于米国。
译文:在大地中有一个于米国,那里的氏族是于姓的古老氏族。那里有一个集镇,统治着高地之乡。
|
|
|
注释:[1]不死国:指补厶氏族的国家。补厶氏,后称什勺氏,是女娲十大部落之一。晚期退守云南哀牢山地区。
译文:有一个补厶氏的国家,那里的氏族为阿姓,是赣州建木的古老氏族。
|
|
|
注释:[1]去痓:指广东南岭的连平山,那里有一个连平县,古称去痓国。
译文:在南方大地中有座山,叫连平山。那里有三个相邻的部落:僚纪国、贝布城、连平国。巫师们将这三个部落名连起来成为一句咒语,用以祈祷平安,读为:“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
|
|
注释:[1]有神、人面:有氏族居民。
译文:在南海渚中,有一个定居的氏族,管理着四周的水上夷民,叫万山群岛氏族。
|
|
|
注释:[1]因因乎:濮族的一个支系,叫雍雍濮、罗濮。
译文:有一个氏族叫雍雍濮,南方称为罗濮。北山的人称为濮民。住在僚族部落的游龙山地区。
|
|
|
注释:[1]襄山:指广东丰顺县。
译文:在丰顺和潮州之间,有一个定居的古老氏族,叫揭羲氏。平阳大坝养育了揭羲氏族,揭羲氏族建立了揭羲国。那里有一个南澳海域。外海上有一个南澳岛,南澳岛座落于南澳海。南澳岛四周都是水,因此称为最好的祭拜大海的地方。
|
|
|
注释:[1]臷民国:指平地之国。
译文:南方地区有一个平地之国。汕尾坝子养育了雍部落氏族,他们管理着坝子地区,称为坝子部落。坝子部落是海姓的古老国家,补绩补经,是制衣氏族,补稼补穑是种植氏族。这里的城镇和部落人群,不论是西部的城镇,还是东部的部落,所有氏族都和谐相处。这是国家团结的象征。
|
|
|
注释[1]融天:是涌铁的音译。是指一个叫涌的地区。今称铁涌。在广东大亚湾。
译文:在南方,有一个地方名叫涌铁,是进出海的南入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