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烧时被误解的鸡蛋

(2014-08-23 20:55:34)
标签:

美食

                 发烧时被误解的鸡蛋

                                                           http://s3/mw690/004h0bIpzy6LtwohdDA82&690


       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中有人生病发烧,食欲不振时,家人会做一份鸡蛋羹给他吃,认为这样容易消化,而且有营养,对恢复健康有利。但是有人却说发烧时吃鸡蛋不好,不但不能使体温降低,反而会使体温升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发烧时我们到底能不能吃鸡蛋呢?


  大家都知道,人在进食后体温会略有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除了本身释放出热能以外,还会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食物的这种刺激作用,在医学上被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也就是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例如:进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可增加4%~5%;进食蛋白质增加30%~40%;进食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率的10%。食物热效应对于人体是一种损耗而不是一种收益,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当只够维持基础代谢的食物摄入后,消耗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外散的热多于食物摄入的热,而这项额外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体内的营养贮备。鸡蛋是高蛋白质食物,所以吃完鸡蛋后会感觉越来越热。


  冬天我们在吃涮肉的时候也会感觉全身发热,而吃同样热量的涮面条,就不会有同样的效果产生。这种发热所散发出的能量,大约占到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也就是说。如果吃一个鸡蛋,其中含蛋白质约6克(1克蛋白质会产生4千卡能量),含有能量是24千卡,其中的30%也就是7.2千卡,这点能量能够让一个100多斤重的人体温升高几度呢?而且人体将近70%是水分,用7.2千卡来加热35公斤的水,只能升温0.2度,而且这个热不是突然释放出来的,而是在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过程中慢慢释放出来的。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感冒发烧患者来说,吃一个鸡蛋所造成的身体发热,绝对不足以影响体温。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鸡蛋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所以吸收利用率极高。而蛋白质最主要的作用是构成和修复组织,人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始终在不断的更新。我们饮食正常的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氮约为12g;若摄入的蛋白质增多,随尿排出的氮也增多;若减少,则随尿排出的蛋也减少;即使完全不摄入蛋白质或禁食一切食物时候,每日仍随尿排出氮2~4g;这点就说明,我们每天都要补充蛋白质。尤其在感冒发烧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身体中蛋白质分解加速,多喝水,多排尿都会使身体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大量损耗。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服用各种药物之后的药物代谢也需要消耗B族维生素。鸡蛋中所含有的维生素,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它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它都能供应。可见,发烧时补充鸡蛋对病人是有帮助的。如果发烧几日一直得不到任何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反而会推迟康复的过程。


  发烧时不要吃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定要注意烹调方式。下面给大家推荐一款美食。

鸡蛋新吃——粟蓉鸡蛋羹

原料:玉米、鸡蛋

做法① 取生玉米粒少许,放入搅拌机,加适量清水打成糊状;放入汤锅,            加热煮开。

     ② 另取一碗,加入少量水将鸡蛋打匀。

     ③ 趁玉米糊微热时,将鸡蛋液缓缓倒入;一边倒,一边搅匀。

     ④ 将玉米糊和蛋液的混合物倒入碗中,盖上保鲜膜,放入蒸锅,大火            10分钟即可。


                                                         http://s10/small/004h0bIpzy6Ltw4nXYtd9&690



     玉米不仅味道清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有效刺激胃肠蠕动,及时为身体排毒。在鸡蛋羹中加入少量的玉米,不仅可以增添口感,更增添了健康元素。

 

参考:范志红博客

 

 

                                                                   营养师:任跃飞

                                                                    QQ:16907993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