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的告白
http://s10/mw690/004gujkxzy6H397Cb1fd9&690
“我”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因此叫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视力的保护神之一,“我”是由已形成的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来源)和维生素A原(植物性食物来源)以及其代谢产物组成。已形成的维生素A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和视黄基酯复合物。植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已经发现的有600多种,仅有约十分之一称为维生素A原,以β-胡萝卜素最为著名。不过并非每一类胡萝卜素都能变成“我”。β-胡萝卜素在肠黏膜细胞内分解成视黄醛,再还原为视黄醇,经酯化后进入淋巴系统,以维生素A的形式发挥作用。
一 “我”的作用
1
维持正常视力,主要与暗适应功能有关,这也是人们认识“我”的主要缘由。若体内维生素A缺乏,会造成夜盲症,干眼病等。
2
对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起稳定作用,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缺乏时,上皮黏膜细胞中的糖蛋白合成受阻,继而正常结构发生改变,导致上皮组织发生磷化。
3
参与细胞的DNA和RNA合成,有助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缺乏时儿童会出现生长发育停滞、骨骼发育不良,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
4
一些实验研究发现“我”还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作为“我”的前体β-胡萝卜素除了具有维生素A活性外,本身还具有淬灭单线态氧、预防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二 特别关注—胡萝卜需要多少油
http://s1/mw690/004gujkxzy6H3ahnOA8e0&690
正是因为“我”的性质和对眼睛的重要作用,胡萝卜必须用油炒或者与肉类一起炖食。恐怕很多人都听过,而且也一直这样做,已经是金科玉律了,而且一直都沿用至今。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的吸收率主要与烹调方法有关。胡萝卜经过加热充分软化细胞壁后,每餐只需3克—5克,即可保证胡萝卜素的吸收。因此,在充分烹熟,同一餐中又有其他含脂肪的食物,蒸、煮、炖、焯等方法均能使胡萝卜素吸收,不需要用大量油来炒。用大量的油来炒胡萝卜,反而会造成胡萝卜素的丢失,因为它怕油炸的温度,还怕热油条件下接触氧气。再说胡萝卜素溶于油,那些粘在锅里、盘子里的油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但是如果生吃胡萝卜,细胞壁太硬,则需要较多的油才能保证胡萝卜素的吸收。否则这些吃进去的胡萝卜素只会简单的转一圈就跑出去了。
三 “我”的来源与推荐用量
“我”为淡黄色结晶,液体呈黄色或橘黄色,不溶于水,是脂溶性维生素。最有效来源是一些动物性食品,如肝脏、肾脏、鱼肝油、全脂奶、奶酪、蛋黄等。植物性食品中不含有“我”,但许多深绿色、橙黄色、或深黄色的蔬菜水果中都含有β-胡萝卜素,如菠菜、空心菜、芹菜叶、胡萝卜、红心红薯、辣椒、芒果、杏、柿子等。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β-胡萝卜素是“我”的主要膳食来源。中华营养协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男性每天为800ug;女性为700ug。 http://s6/mw690/004gujkxzy6H37sk7GJf5&690
食物的精细加工和过热的油造成的危害,不但无法保证维生素的正常摄入,还可能造成维生素的丢失。任何维生素都可促进体内的化学反应,但如果摄取方法不当,这些化学反应无法进行,甚至背道而驰。“我”的告白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是“我”最大的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