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练在你家》读书笔记
(2021-01-02 23:09: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铿锵足痕 |
《写作教练在你家》读书笔记
成都市李建荣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
之所以阅读这本书,是因为喜欢它的作者——郝广才老师,一位台湾的出版人、编辑,也是一位创作者。“台湾年度创意人物”“中国童书届教科书级别的人物”“亚洲童书第一人”,都是他的标签。他编辑、创作的绘本都很有趣,因此,我想他应该也是一位有趣的人。那么,他会怎么教写作呢?
一、 图像思考
语言的作用是:我看到你没看到的事,我说给你听,让你像我一样看到;你告诉我你看见而我没看见的事,让我像你一样看见。如果一件事,你我同时看到,那就不用说了。除非我们看法不同。我说“河上漂来一根木头。”你说:“不,是鳄鱼。”我看到是木头,你看到是鳄鱼,那就要讨论讨论。
语言文字的本质就是要表达画面。
学写作,第一课要掌握的概念,就是要有丰富的图像思考能力。脑中有图像,就不会写不出东西来。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图像的艺术。
二、 形容
形容,也可以说是比喻、比方或譬喻。怎样写才是形容得好?还记得写作是什么艺术?是用文字表达图像的艺术,所以重点是要有画面,让人“看得见”。怎样让人看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
三、 具体与抽象
形容胖瘦高矮,大小软硬……这些看得见的特征,要用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那看不见的、抽象的状态或情绪呢?比如,聪明和愚笨、快乐和悲伤,怎么形容呢?同样要用看得见的东西,就是用具体来表达抽象。
写作既要用具体表现抽象,也要用抽象表现具体。
顺着看得见的东西联想,思考“如果……会怎样?”就能找出好句子。
描写要细,不要粗暴笼统。
理论总要联系实践,在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立即着手在班级中实践。在一次作文练习时,有一位同学写到“读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带着疑问继续读……”我把这句话单独提取出来,引导同学们用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来形容这看不见的“疑问”。没过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一个个句子蹦出来。
“读到这里,我脑海中的疑问似开水壶上的蒸汽,急哄哄地往上冒……”
“读到这里,疑问像不停往上长的爬山虎一样铺开来……”
“读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如同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
……
之后,再让同学们去寻找自己文中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用看得见的东西进行形容,修改之后,同学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这本书中,共有40个妙招,从语句描写到写法运用,从开头到结尾,郝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着我们打开一道道写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