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游戏力》有感

(2021-01-02 12:37:15)
标签:

教育

分类: 铿锵足痕

读《游戏力》有感

成都市李建荣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    吴虹

假期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游戏力》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书中着重介绍用游戏力的方式拉近亲子关系,从而解决常见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自信。游戏力,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父母必须具备游戏力,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平台上,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和信任。

在书中,作者利用几十个案例来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在表达自己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他们表达的方式跟成人会有所不同,更多时候是大人所认为的无理取闹。比如:他们会事事和大人对着干,每天在幼儿园门口粘着妈妈,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大哭大闹,经常打人,不好好写作业,总是欺负弟弟妹妹,等等。要想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这些隐藏在孩子表面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

与此同时,作者也给出了大大小小几百种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些就是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二步——将我们的关心、爱、赞赏、鼓励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既然我们都同意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那么让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会同样有效。书中深刻的分析,显然来自深厚的专业功底,但是书里面没有卖弄学识,故弄玄虚,用词平易近人,语言幽默,非常适合大众阅读。

其实,在其他书籍中也出现过游戏力这样的亲子沟通的方式,只是在不同的研究文本中,作者提出的概念不同,但究其本质,还是在深度了解儿童发展心理的前提下,进行儿童语言的沟通和教育。比如在《正面管教》中,面对同样的儿童行为,诸如叛逆、对峙、沉默或是哭泣,家长和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一味地安抚或是批评,从儿童的行为表征看懂其内在的心理流向和本质诉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正面管教》中,作者给予方法,各种三步、四步、五步法来表达你对儿童的理解和信任,从而获得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化解问题,在《游戏力》当中,则是运用该概念,让家长与孩子建立联结,用游戏的思维与孩子一起笑,一起打闹,与孩子置换角色,找回自己的童年。针对不同的性别的孩子又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不断地鼓励和训练以提高女孩的勇气值,对男孩的教育则不得轻视关怀的作用,学会陪伴和引导。

用孩童的思维去理解和感受世界终究在现实生活中异常艰难,在繁重的工作和生计压力下,与孩子交流的机会都非常少,更难提一起玩耍和完成任务。那除却不同的原生家庭环境条件,一般家庭应该如何从这本书里面汲取养分呢?

读了这本书,我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和孩子相处,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无论与孩子相伴时间的多少,尊重和理解贯穿于与孩子相处的所有过程总是不会错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他此刻的游戏,而不觉幼稚,在空闲的时间自会平等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理解孩子的语言,理解孩子的行为,而规避误会,消弭争执,则能够有效避免孩子的叛逆。减少操控感,首先家长和老师要具备游戏力精神,这不是在姿态上的自降一等,而是与广泛的人共情,在交际里保持高级的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