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2020-07-05 11:25:26)
分类: 专题研修

整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成都市桂林小学  曾小英

整本书阅读,我们都知道,通常情况下有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下面我将就导读课和大家说一说我们探究出的教学实施策略。
1.
导读课
   
导读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兴趣。一般可由三个内容构成:鸟瞰全书;精选精读;信息延读。

1)鸟瞰全书

当我们面对一本书时,我们通常会在心里马上嘀咕道: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是谁写的?写的什么?写得怎么样?其实这也是导读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次上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教师通常要设置读封面、人物表、简介、目录、后记等环节,以让学生能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形成初步的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的激发孩子对阅读一本书的兴趣。以《夏洛的网》为例,这是我们所研究的年级第一次接触整本书阅读,因此在《夏洛的网》的导读课中,我们便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请你把了解到的内容填写到“新书名片”中。指名展示新书名片,并汇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便能通过看封面了解到这本书的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甚至能够通过观察封面上的插图,猜测书的大概内容。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阅读本书的“人物表”,了解作品中有哪些主要角色。并通过读简介和目录,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针对接触导读课次数不多的学生,教师对于不同的书,需要多设置一些以上的教学环节,以保证学生对新书的完整的初步印象。随着接触整本书导读次数的增多,这些环节可酌情考虑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甚至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来导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一本书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在自我导读的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略读一本书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1)精选精读

    我们在导读一本书时,只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精选部分精彩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并能持续这种兴趣,为后面的自读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荐一本书前,教师本身要对这本书有足够的了解,否则我们是无法从一本书中挑选出适合导读课的精读部分内容的,这也将会影响到对学生兴趣激发的程度。以《夏洛的网》为例,一开始,我们的上课老师便将精读内容设计为,夏洛即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时对威尔伯说的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这个片段出来确实很感人,但是因为已经交代了主人公的命运,也揭示了这本书的主旨,因此,这样设计很容易就断送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因为对他们而言,作者想要告诉学生的,以及学生读这本书所一直期待的结果,已经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后来经过讨论,我们把精读内容定位了:了解主要人物“弗恩”“威尔伯”“夏洛”的相关片段。这样既能做到不剧透,又能通过一点点的人物预告激发学生了解完整故事的兴趣。

3)信息延读

导读课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书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外,我们还可以充分的运用有关这本书的其他信息,让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充分的了解,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夏洛的网》为例,在开课伊始,我们便设计了这样的引导语: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先让我们看看笼罩在这本书上的光环吧!幻灯片出示有关这本书的评论: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它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获得亚马逊网上书店五颗星的终极评价。这部作品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关于这本书,在大学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世界上,优秀的人分两部分,一部分优秀的人正在读这本书;另一部分优秀的人正准备读这本书。当学生了解到这些评价时,他们告诉我:这么厉害的一本书,我们一定要买来看一看。这样我们的目的便达到了。

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我们在进行导读课时,他们的顺序并不固定,我们可以根据书本内容的需要,学生学情的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和安排,甚至有些环节可以省略,但不管怎么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以外,导读课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我们从所接触的课例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导读课都离不开——猜、问、读。因此,在设计导读课时,只要教师仅仅抓住这三个方法,恰当的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慢慢的熟悉、熟练、熟用这些方法,导读课的精髓学生便会慢慢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最终目标也会慢慢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