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森吉德玛》教学设计

(2023-04-28 12:22:57)
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
1、学唱内蒙古歌曲《森吉德玛》,能用打击乐器及声势动作伴奏等多种组合活动形式,再次感悟到民歌与专业音乐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2、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是取之不尽的宝藏,音乐家们市场从民族民间音乐中获取创作灵感,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源于民族民间音乐。
3、能安静的聆听乐曲,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草原辽阔、美丽的风景场面,体验蒙古族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即同一个曲调用不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画面场景,体验乐曲表现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在演唱时能唱好歌曲中的弱拍起节奏,还有一些记号和装饰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作者贺绿丁创作乐曲的背景,引入课题 
师:草原美丽的风景,动听的歌声和蒙古人们快乐的生活深深打动了贺爷爷的心,于是,贺爷爷依据蒙古民歌《森吉德玛》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名字也叫《森吉德玛》。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动人的乐曲。 
2、讲解管弦乐曲相关知识 
出示小图片,让学生知道管弦乐曲是用管弦乐器演奏的。
二、新授
1、整体欣赏
(1)播放音乐,聆听全曲,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乐曲速度发生了几次变化?乐曲可分为几部分?
(2)引导学生唱一唱主旋律。
2、分段欣赏
(1)聆听第一乐段,说说这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在这一乐段中每个乐句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总结:这段慢板的音乐表现了大草原美丽、宽广的风景,让人听后觉得心情悠闲、舒畅。
(3)欣赏第二乐段,这部分音乐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什么发生了变化?表现了草原上的什么场景?(学生讨论回答)
(4)教师总结:这段音乐与第一段截然不同,速度变快,情绪由舒缓转变为欢快,表现了蒙古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3、再次聆听全曲,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评述
结 构 速度 情绪 联想
第一部分 稍慢 优美、抒情 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
4、学唱歌曲《森吉德玛》
(1)教师:刚刚我们听赏了乐曲《森吉德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教师范唱
(3)引导学生随教师琴声一起演唱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结合书上练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编)
三、小结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