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生活里的“轻社交”
(2025-10-26 17:52:41)
电梯里遇见不太熟的同事,手里拎着刚买的草莓。我盯着那袋水果看了两秒,她先开了口:“楼下水果店的草莓降价了,看着新鲜就多买了点。”我接话:“这颜色真好,是不是得挑带点白边的更甜?”她眼睛亮了亮:“对对,你也懂这个?我每次都这么挑。”门开了,我们在不同楼层道别,不过短短十几秒,却比沉默着数楼层数字要舒服得多。
这大概就是我喜欢的“轻社交”。像初秋傍晚的风,不黏糊,带点凉意,吹过就散,却让人记着那点清爽。
和邻居熟悉起来,是因为她家阳台的向日葵。那次我站在门口观赏她种的花,忍不住称赞道:“你家的向日葵真精神,长这么好。”她探出头笑:“去年撒的种子,没想到今年长这么疯。”后来就有了顺理成章的闲聊,从向日葵的肥料说到街角新开的花店,她说周末要去补货,我说正好想给窗台添盆薄荷,约着一起去。
没有刻意要交个朋友的念头,只是恰好看到了对方世界里的一点碎片,随口赞了句“这花真好看”,就像往平静的水里投了颗小石子,荡开一圈浅淡的涟漪,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节奏里。
最怕那种刚认识就掏心掏肺的场合。聚会上,一个不太熟的人拉着我聊了半小时原生家庭,语气沉重得像在开追悼会。我手捏着杯子,指尖都在冒汗,不知道该说“抱抱你”还是“换个话题吧”。散场时他说“跟你聊天真投缘”,我却只想找个地方透透气。
轻社交里藏着一种分寸感。像夸陌生人的裙子好看,问一句“这料子挺特别的吧”,对方愿意说就多听两句,不愿说就笑笑转开话题。不需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也不用想着下次见面该聊什么,就像路过时跟街边的树打个招呼,自然得很。
和好朋友自然要掏心掏肺,把日子过成细水长流的深谈。但更多时候,生活是由那些浅淡的联结串起来的。电梯里的草莓,门口的向日葵,街角穿好看裙子的人,这些碎片拼凑起来,就成了日子里不那么孤单的底色。不用太近,也不用太远,保持着刚好能互相问候的距离,就很好。
《清远日报》2025年10月2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