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父亲的冬瓜

父亲的冬瓜
乔凯凯
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班主任便把唯一的一个参赛名额给了我。面对如此“殊荣”,我的虚荣心自然得到了满足,但却开心不起来——我的性格内向、腼腆,人一多,就忍不住双腿发抖、声音发颤,在众目睽睽之下演讲,还不知道要紧张成什么样子呢。
果然,第一次在班里模拟演讲时,我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讲不出来。谁能想到,此前我已经把稿子背得滚瓜烂熟了!
回到家里,我沮丧不已。眼看着比赛日期近在眼前,我却表现得如此糟糕,到时候自己丢人不说,更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呀。听了我的苦恼,父亲笑起来:“没事,怕紧张咱就多练习,练多了就不怕了。”
说完,父亲去地里摘了几个冬瓜,整齐地摆在院子里。父亲让我把冬瓜当成观众,站在冬瓜前面演讲。我试了一下,确实放松不少,能一口气背完整篇稿子了。父亲说:“上台后,你就把听众当成冬瓜。你记住,冬瓜永远不会嘲笑你。”
后来,我对着冬瓜练习了无数次,终于克服了对演讲的恐惧。我记不清楚那次演讲有没有取得名次,只记得我没有紧张,镇定自若地完成了演讲。
在我之后的人生中,每次遇到令我紧张或者恐惧的人或事时,我都会想起父亲摘下的大冬瓜,是这些大冬瓜陪伴着,让我顺利地走到了今天。
《厦门晚报》2025年10月12日
前一篇:《洛阳日报》:已有所得
后一篇:《海口日报》:剪枝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