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烟火小店
(2025-03-30 15:27:32)
自驾外出,路过一个小镇,有大片的农田、树木,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在细雨的点缀下,显得朦胧又美好。我和朋友决定在此停下来,找点吃的,顺便休整片刻,欣赏一下乡野风景。
在街上看到一家小饭店,门口的灯箱上写着各种炒菜的名字:小鸡炖蘑菇、红烧大鲤鱼、韭菜炒鸡蛋、烧茄子等等。都是一些家常菜,菜名也直来直去,一点都不花哨。我和朋友笑笑,心照不宣地进了店。
我们点了宫保鸡丁、韭菜炒鸡蛋和蒜蓉生菜。店主在后厨忙了一会儿,拿起手机快步往外走,边走边说:“等两分钟啊,我去买点韭菜和生菜。”不等我们回应,店主就消失在门外。
好在果然只等了一会儿,店主又回来了。他举起手里的塑料袋,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好意思呀,没有生菜了,油麦菜行不行?”行呀,当然行!不论是韭菜还是油麦菜都绿莹莹、翠生生,像是从地里刚摘的一样,上面还带着雨珠呢。
切菜的时候,店主告诉我们,下雨天,他以为没什么顾客,所以菜没有备那么全。还没开始炒菜,一股清甜的米香飘了过来,接着是香浓的炖鸡的味道。原来在出门前,店主刚刚闷上了米饭、炖上了鸡。
那顿饭等的时间挺长的,大概有一个小时,我们才吃上。但只吃一口,我就忍不住称赞:“真香啊!”现炒的鸡丁,加上黄瓜丁,最后用陈醋呛锅边,酸鲜咸香,滋味很足。韭菜鲜得掉眉毛,店主说他买的是村民在山里挖的山韭菜。怪不得呢!蒜蓉油麦菜也脆爽可口,让人食欲大开。
“有锅气的菜就是好吃。”朋友总结道。我点头,现在很多人追求效率,饭店的菜大多是半成品,甚至是预制菜,添加了很多人工的香料,味道和口感差强人意,最重要的是缺少了现做的食物刚出锅时那种沸腾激发出来的鲜香。其实,如果食材新鲜、火候到位,完全不用过多的调味。就像小店的小鸡炖蘑菇,两种食材本身的鲜美就足以俘获我们的味蕾。
店主看着很年轻,身上有一种异于同龄人的质朴和沉稳。我问他平时生意好不好?店主回答:还不错,咱现炒的,和家里的饭一样,吃着舒服。店主说,他“师承”于自己的父亲,父亲是乡村大席的主厨,操持过大大小小无数场宴席,手艺没得说。他自幼耳濡目染,对做菜极有兴趣,就开了这么一家小饭店。平时乡亲们不想做饭,就会来他的小店改善一下生活。更多的是在小镇周围上班的人们,下班后坐在小店里,慢悠悠地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不用赶时间,也不必追求效率——竟意外与店主的经营理念一致,这大概也是饭店能够生存下去并且颇受欢迎的原因吧。
我们吃完饭准备离开的时候,店里陆陆续续来了顾客,大多穿着工作服,应该是在附近上班。可能午饭时间有限,他们点的都是大烩菜。店主掐着点提前做好了一大锅,顾客们进门时,还热腾腾地冒着气。红薯粉条晶莹透亮,大片的五花肉泛着油光,还有炸得金黄的小酥肉、老豆腐,以及鲜嫩的大白菜、腐竹和木耳,各种食材的味道碰撞在一起,激发出浓郁的香味。一人舀上一大碗,就着米饭或者暄软的馒头,吃得喷香。
坐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细雨,回望小饭店,门头招牌上的“烟火小店”四个字却变得清晰起来。在这个充满烟火的人世间,总有那么一处地方,保留着一份质朴与天然,也坚守着一份松弛与安宁。
《品读》202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