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少年的成长
(2024-10-27 12:36:29)
孩子的性格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影响更大?这种事真是数不清楚。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母亲总是愁容满面,语气也很无奈。不用问,又是因为我闯了祸。
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疑惑。我和哥哥相差两岁,从小在一起生活,性格却完全不同。我喜欢动,爬树上墙到处跑;哥哥喜欢静,捧一本书能在屋檐下坐大半天。我逞强好胜,动不动就和人比划比划拳脚,身上经常带伤,衣服也总是被弄得乱七八糟;哥哥文静温和,与人说话慢声细语,脸上总是带着笑,身上穿的衣服时刻保持整齐干净。有时候我很恼火,在我需要帮手和我一起去“一决高下”的时候,哥哥怎么都不肯去,不仅如此,他还会偷偷告诉父母,破坏我的计划。
既然是“一决高下”,那就有赢有输。输了的时候,我从来不说,自己偷偷把伤口遮起来,不让父母看见。我皮糙肉厚,那点小伤完全不会放在心上。当然,衣服如果弄脏弄破了,就会挨母亲的骂。不过我也习惯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低着头偷笑的事儿也常有,把母亲气得不轻。赢了的时候,想藏也藏不住了。因为被我打哭的孩子会带着自家大人找上门,向我的父母控诉我的“罪行”。这时,我往往会免不了挨一顿打。但在挨打的时候,我的神情也是骄傲的——在我的世界里,我是胜利者。
有一次,我和伙伴们在操场上打篮球,另一伙儿人走了过来,他们不吭一声,直接霸占了我们的地盘,这太过分了。那伙人的“头儿”仗着比我大两岁,一直和我不对付,这次简直是明摆着欺负人!为了“男人的尊严”,我决定和他来一场挑战。也许是因为围观的伙伴太多,我的好胜心被完全激发出来,我和对方扭打在一起,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在暗暗较劲儿,因此都使出了最大的力气。虽然对方比我大,个子比我高,但他没有我的身体壮,最终还是让我占了上风。那场战斗,我又一次以胜利告终。
当天晚上,对方父母就找上门来。这次“胜利”的代价有些重:对方的胳膊骨折了。父亲气得直接操起棍子就要打我,母亲忙着给对方父母道歉,也顾不得阻拦父亲。一番鸡飞狗跳之后,父母赔着笑脸将对方父母送走,同时奉上的还有医药费和营养费。
父母坐在房间里里唉声叹气,我照例满不在乎。我知道,对方走了之后,我闯下的祸就算画上句号了。我捂着被父亲打痛的屁股,准备回屋睡觉时,哥哥喊住了我:“你过来。”我愣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哥哥很少用这种带着命令的语气和我说话。
哥哥带我来到院子里,示意我在一个小凳子上坐下,那是母亲的“专座”——为了补贴家用,母亲会在劳作间隙编小篦子。一个小篦子工钱只有几分,母亲说积少成多,别小看这几分钱,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编够十个小篦子再去睡觉。”哥哥看着我说,“我陪着你。”我本能地想拒绝,但看到哥哥严肃的表情,我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其实内心里,我对哥哥很敬畏,毕竟他是父母以及众人口中的“好孩子”。
哥哥与我并排坐在一起,从地上拿起一根竹篾,开始编篦子。我学着哥哥的样子,也开始干起来。竹篾粗糙,有很多毛刺,一不小心就会扎到手指头,还会把手掌划烂。编篦子需要弯腰,坐了一会儿我就开始腰疼,时不时地需要直起腰休息一下。编了两个篦子,我就不想再干了,实在太累了。都说十指连心,被扎破的手指钻心地疼,饶是我这么皮实,也疼得呲牙咧嘴。
哥哥专注于眼前的篦子,把一根根竹篾编上去。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哥哥编好了十个小篦子,我紧赶慢赶,也完成了任务。哥哥把我们编好的小篦子整整齐齐地摞好,然后看着我说:“今天晚上我们编20个小篦子,赚了1块钱。刚才赔给人家的医药费有五六十块钱,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连续干两个月才能赚够。要是母亲一个人干,需要更长的时间。”说完,哥哥转头回了屋。我留在原地,站了很久很久……
《金秋》2024年9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