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八九月份,奶奶就会一再告诉我们:“秋高了,千万别乱跑了,小心坏人把你们拐走。”那时候,我们还不太理解“秋高”的含义,奶奶指了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我们才拖着长音“噢”了一声。原来,“秋高”就是说玉米长高了,遮挡了原本开阔的视野。
长大后,我才明白,“秋高”的含义远不止此。它一般是指立秋过后,那一段天空澄澈、高爽,气候凉爽宜人的时节。而这段时间正是各种庄稼疯长的时期,所以也能简单地指“秋天庄稼长高了”。仔细想想,我们的长辈多么有智慧呀!这简单的两个字,由表及里、从抽象到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特色。
秋的“高”高在天空里。此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云朵又白又透亮,轻盈地在天空里飘来荡去。天气晴好的日子,仰头看,天似乎变成了海,鳞片般的白云如浪花般在天空里翻腾。仿佛高远的头顶,又出现了一片蔚蓝的海洋。而这片海更加干净、更加澄澈、更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在晚上,深蓝色的夜空如蓝丝绒一般美丽,再加上清冷的月光和闪烁的星星,整个天地都笼上了一层静谧和安详。虽触不可及,但却让人无比舒服。
秋的“高”高在田野里。经过一个夏季的疯长,此时田野里的庄稼都已成熟。玉米、稻谷等等作物都在秸秆顶端沉甸甸地弯下了腰,好像既想向人们展示功劳却又有点害羞的小姑娘。果园里,那一树树的苹果、梨、核桃,高高地挂在枝头,佯装镇定地接受人们仰视的目光,可秋风一吹,立刻又红了脸。
秋的“高”高在人的心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辛劳了一季的人们终于等来了丰收的日子。人们满怀喜悦在田野里忙碌着,抢着收获,又抢着在大地播下新一轮的希望。凝视着庄稼,人们心里是满足的、甜蜜的,但同时又对脚下的土地怀着最深切的期盼和最高远的梦想,想象着加倍努力,来年取得更好的收成。
秋高了,气爽了,人们也更开心了。秋天,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