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囤积习惯的养成

(2023-03-11 14:30:00)
囤积习惯的养成
乔凯凯
    我有囤东西的“陋习”。遇见喜欢的东西,要买双份,生怕绝版了以后再想要时没得买。家人的穿戴一直提前买,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洗衣液、牙膏、卫生纸等日用品,一般都是论箱买;别人用到瓶底时才去买新的,而我刚刚开启最后一箱,就觉心慌了。于是,不仅家里储物间常常被塞得满满当当,还见缝插针地占据了阳台、洗手间等地的空余位置。有些东西还没等到派上用场,就已经过期了。
    这点跟我的姥姥简直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姥姥更侧重于囤吃的,水果一买就是一袋,大葱一买就是一捆,土豆、白菜更是论麻袋装回来。在老家闲置的二层楼上,姥姥囤了一缸芝麻、一缸黄豆、一大坛子腌菜、几箩筐晒干的豆角和菠菜;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粮仓里有将近两千斤的麦子。有次聊起了这些事,表妹打趣说我遗传了姥姥“勤俭持家的美德”。姥姥听出了表妹的揶揄,竟认真起来:“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你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啊。”
    姥姥十七八岁的时候,经历过一场大饥荒。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家里的粮食见了底,好几张嘴都没了嚼巴。作为家中长女的姥姥,带着她的弟弟妹妹们去田里挖野菜,可大家都面临着饥荒,野菜几乎被挖光,连茅草根都被人挖出来吃了。姥姥勤快,人也聪明,树上、地里长出来的,只要能吃,都想办法弄回家。掺点玉米面煮野菜粥、包野菜团子,最后玉米面一点都没有了,就煮野菜汤喝,添满满一锅水,全家人灌个水饱。但到底不顶事,不一会儿又饿得前胸贴后背,每个人都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就在大家快要撑不下去的某一天,姥姥突然在院子的茅棚里面翻出一个小坛子,里面竟装着半坛子黄澄澄的小米!以前,这个茅棚曾作为厨房做饭,后来闲置便堆放了杂物,想来是当时放在那里被遗忘了。那半坛子小米,让一家人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那可是能救命的东西啊,即便有人用金子来换那半坛子小米,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姥姥说,那天全家人捧着一碗混着小米的野菜粥,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每一口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满足的吞咽声。靠着那半坛子小米,姥姥一家熬到了庄稼成熟,终于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后来,我饿得心慌时,睡觉梦到了那半坛子小米,立刻就安心了。”姥姥说着,脸上露出笃定、满足的笑容。
    我试着回忆自己养成囤积“陋习”的原因,也寻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年少时我的父母经常出差,有时一走大半个月,会给一个人在家里的我留一些生活费。生活中时常会有意外发生,那点生活费总会被我提前用完,经常需要面对身无分文的状况。记得我曾有过靠着一截牙膏皮刷了半个月牙齿的经历,也有过在突然飞雪的天气仍穿着一双单布鞋的时候……大概是少年时期的窘境,让我有了看到囤放的东西,才会由衷安心的现状。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才能明白,那种感觉让人刻骨铭心。前两天我就看到一个朋友在他的微信圈里说:以后我老了,如果后辈问我为什么喜欢囤东西,我会告诉他,21世纪20年代初的那几年,我经历过一场疫情。
《品读》2023年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