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篇默想杂谈 |
语多必失,沉默是金(詩篇39篇默想2)
经文:“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
诗篇前三节都是讲到人的言语:“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用嚼环勒住我的口”(1节);“默然无声”“连好话也不出口”(2节);“默想的时候”,“便用舌头说话”(3节)。在所摘引的七个词组中,只有一个是表示要说话的。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是不平则鸣,据理力辩,还是默然无声,谨言慎行?中国古人说,“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即祸从口出,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好像宋人黄升词云:“风就不在谈锋芒,袖手无言味最长”(黄升《鹧鸪天张园作》)。不管是教导人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还是劝解人与世无争,退后一步,中国的古语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
当诗篇39篇的作者在讲到“谨慎我的言行”时,首先是自省与自律“免得我舌头犯罪”。有人考证圣经中关于人说话的教导,得出一个结论:负面的话多余正面的话。例如“诡诈的话”(创世记34:13),“骄傲的话”(诗篇17:10),“狂妄的话”(诗篇31:18),“假话”(诗篇41:6),“毁灭的话”(诗篇52:4),“谎话”(诗篇58:3)“咒骂虚谎的话”(诗篇59:1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正面的话则不多:“实话”(诗篇15:2);“亲爱的话”(创世记50:21);“真话”( 箴言12;1 7 ) ; “正直话”( 箴言23:16);“感谢的话”(以弗所书5:4);“造就人的好话”(以弗所书4:29);“劝勉的话”(希伯来书13:22)。所以,语多必失。
语多必失,首先是失之于神。该隐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因着这得罪神的话,该隐种地,地却不再给他效力(创世记4章);以色列十二个探子回来,其中十个探子回来对神带领他们出埃及,进应许流奶与蜜之迦南地,说抱怨的话,以致“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从而导致严重后果,他们的“儿女必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民数记14章)。其次,失之于人。摩西的姐姐因摩西所娶的古实女子,就毁谤他,神听见了,就惩罚她,让她得大麻风,最后在营外关了七天,才可以被领回来(12章)。
圣经给我们树立一个最好的沉默的榜样就是耶稣自己,以赛亚先知在给耶稣作的预告中宣布,“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40:7)。对于犹太人的领袖的质问和罗马巡抚的审讯,耶稣多以沉默回应,面对堕落人类的嘲弄,耶稣也是默然无声。这种意味深长的沉默充满神对世人的厚恩。
经文:“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
诗篇前三节都是讲到人的言语:“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用嚼环勒住我的口”(1节);“默然无声”“连好话也不出口”(2节);“默想的时候”,“便用舌头说话”(3节)。在所摘引的七个词组中,只有一个是表示要说话的。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是不平则鸣,据理力辩,还是默然无声,谨言慎行?中国古人说,“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即祸从口出,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好像宋人黄升词云:“风就不在谈锋芒,袖手无言味最长”(黄升《鹧鸪天张园作》)。不管是教导人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还是劝解人与世无争,退后一步,中国的古语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
当诗篇39篇的作者在讲到“谨慎我的言行”时,首先是自省与自律“免得我舌头犯罪”。有人考证圣经中关于人说话的教导,得出一个结论:负面的话多余正面的话。例如“诡诈的话”(创世记34:13),“骄傲的话”(诗篇17:10),“狂妄的话”(诗篇31:18),“假话”(诗篇41:6),“毁灭的话”(诗篇52:4),“谎话”(诗篇58:3)“咒骂虚谎的话”(诗篇59:12)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正面的话则不多:“实话”(诗篇15:2);“亲爱的话”(创世记50:21);“真话”( 箴言12;1 7 ) ; “正直话”( 箴言23:16);“感谢的话”(以弗所书5:4);“造就人的好话”(以弗所书4:29);“劝勉的话”(希伯来书13:22)。所以,语多必失。
语多必失,首先是失之于神。该隐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因着这得罪神的话,该隐种地,地却不再给他效力(创世记4章);以色列十二个探子回来,其中十个探子回来对神带领他们出埃及,进应许流奶与蜜之迦南地,说抱怨的话,以致“当下全会众大声喧嚷;那夜百姓都哭号”,从而导致严重后果,他们的“儿女必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民数记14章)。其次,失之于人。摩西的姐姐因摩西所娶的古实女子,就毁谤他,神听见了,就惩罚她,让她得大麻风,最后在营外关了七天,才可以被领回来(12章)。
圣经给我们树立一个最好的沉默的榜样就是耶稣自己,以赛亚先知在给耶稣作的预告中宣布,“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40:7)。对于犹太人的领袖的质问和罗马巡抚的审讯,耶稣多以沉默回应,面对堕落人类的嘲弄,耶稣也是默然无声。这种意味深长的沉默充满神对世人的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