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诗篇默想

教导训诲,爱慕百合(诗篇45篇默想1)

经文:可拉后裔的训诲诗,又是爱慕歌,交与伶长。调用百合花”(

标签:

诗篇默想

昨是今非,强烈对比(诗篇44默想4)

经文:“但如今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诗篇449)

诗篇44篇的第二部分(诗篇449-22),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以色列人过去和现在的经历的不同。在第二部分的一开始,诗篇44篇的作者可拉的后裔用了一个短语“但如今(but now)”。

“但如今”这一短语在圣经中共用了24次,通常用于对比神的选民(新约中则是主所召的人)离开了神的恩典经历悲惨遭遇和饱享神恩典神儿女的蒙福经历。其典型的例子是罗马书321:“但如今, 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

标签:

诗篇默想

四十四篇,诗作背景(詩篇44默想2)

经文:“你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你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 

可拉的后裔作诗四十四篇。他们是在会幕和圣殿里领唱圣诗,带领敬拜的人,他们作此诗有何特殊背景?或以以色列那段历史为诗歌的背景?如今人们已经难以测定其详。据圣经学者的分析,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诗作的历史背景当为历代志下201-4节所记载的事实。“此后,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有人来报告约沙法说:“从海外亚兰(注:“亚兰”又作“以东”)那边,有大军来攻击你,如今他们在哈洗逊他玛,就是隐基底。”约沙法便惧怕,定意寻求耶和华,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于是犹大人聚会,求耶和华帮助,犹大各城都有人出来寻求耶和华”,27节和29节有继续写道,“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战胜仇敌,就欢喜快乐”,“列邦诸国听见耶和华战败以色列的仇敌,就甚惧怕”。正如诗44

标签:

诗篇默想

治疗忧郁,仰望我神(詩篇42篇默想5)

经文: “应当仰望 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 神。”(诗篇425

标签:

诗篇默想

可拉后裔,作训诲诗(诗篇42默想1)

“可拉后裔的训悔诗,交给伶长”诗篇42篇诗题

诗篇42篇开始到诗篇72篇,是为诗篇的第二卷。诗篇42篇中“可拉后裔的训悔诗,交给伶长”的字样说明了这是由可拉后裔所写的训诲诗。诗篇卷二中标明为可拉后裔所写的诗篇有4244-49,但在很多希伯来文抄中,将42篇与43篇何合

为一篇(NIV诗篇4243);另外在诗篇卷三中也有84-8587-88标明作者为可拉的后裔。所以诗篇中标明可拉的后裔的诗总共有上述的十二篇。

可拉是谁?他的后裔是谁?他的后裔为什么

标签:

诗篇默想

杂谈

生命不长,全系虚幻(诗篇39篇默想3)
经文:“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诗篇39:5)
诗人大卫在诗篇39篇4-6节中叹息人生的短促,他对神说,“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原文的意思直译出来是“叫我晓得我的结局”,“我的寿数几何”原文意思是“我日子的限度”,“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原味意思是“我是何等地脆弱”。
在旧约圣经中常可以读到人生短促,转瞬即逝的思想,例如诗篇90篇,“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诗篇90:4-6);“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约伯记14:1-2);“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传道书6:12);新约雅各书也说:“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4:14)。
即便是这短促的生命,也委实不是虚幻。诗篇39篇用了三个相同意思的词来表达:“虚幻(mere breath, ESV)”(5节),“幻影a shadow, ESV”(6节),“虚幻(mere breath, ESV)”(11节)。圣经
标签:

诗篇默想

杂谈

语多必失,沉默是金(詩篇39篇默想2)
经文:“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
诗篇前三节都是讲到人的言语:“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用嚼环勒住我的口”(1节);“默然无声”“连好话也不出口”(2节);“默想的时候”,“便用舌头说话”(3节)。在所摘引的七个词组中,只有一个是表示要说话的。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是不平则鸣,据理力辩,还是默然无声,谨言慎行?中国古人说,“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即祸从口出,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好像宋人黄升词云:“风就不在谈锋芒,袖手无言味最长”(黄升《鹧鸪天张园作》)。不管是教导人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还是劝解人与世无争,退后一步,中国的古语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
当诗篇39篇的作者在讲到“谨慎我的言行”时,首先是自省与自律“免得我舌头犯罪”。有人考证圣经中关于人说话的教导,得出一个结论:负面的话多余正面的话。例如“诡诈的话”(创世记34:13),“骄傲的话”(诗篇17:10),“狂妄的话”(诗篇31:18),“假话”(诗篇41:6),“毁灭的话”(诗篇52:4),“谎话”(诗
标签:

诗篇默想

杂谈

谨言慎行,嚼环勒口(诗篇39篇默想1)
经文:“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免得我舌头犯罪。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诗篇39:1)
诗篇39篇归属于哀歌诗篇中个人的哀歌。这类诗篇在150首中共有39篇,和另外一类公众的哀歌合起来称为哀歌(Lament)。诗篇39篇的篇头有“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杜顿”的字样,所以是大卫个人的哀歌。与诗篇60篇比较,同样是哀歌诗,诗篇39篇是个人的祷告,而诗篇60篇则是大卫所作的公众的哀歌。个人的哀歌还是公众的哀歌区分在于在前者中,诗人与神关系是个人的。如39篇中第4节说,“耶和华啊,求你叫我晓得我身之终”,第7节:“主啊,如今我等什么呢?我的指望在乎你”,都可以看到诗人与神之间个人的关系。而在公众的哀歌中,诗人所要表达与神的关系是神与众民的。如第60篇中:“你丢弃了我们”(1节),“你叫我们喝那使人东倒西歪的酒”(3节),我们看到诗人在祷告中代表的是神的选民。
诗篇39篇中,大卫运用了两个平行结构,表达他誓言要在神面前沉默不语并对于神的信靠和仰望。这两个平行结构是:1. 神面前沉默(“谨慎我的言行”,“我默然无声”,1-3节);2. 祷告求神指教(“求你叫我晓得”,“叫我
标签:

诗篇默想

杂谈

五十二“我”,痛苦难言(诗篇38篇默想1)
经文:“我的罪孽高过我的头,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诗篇38:4)
诗篇37篇同诗篇第6篇、32篇、51篇、102篇、136篇和143篇一起,是为大卫的悔罪诗。在第38篇诗的诗文里,大卫表达了自己对所犯之罪的悲哀(38:18)。大卫说他的罪导致了身心灵的痛苦与沉重(38:1-8),并把他同神和其他人分开了。这使大卫产生了极度的孤独感(38:9-14)。最后大卫承认了自己的罪并且愿意悔改,哀求神的拯救与帮助(38:15-22)。
诗篇38篇最大的特点是总共396个字(中文和合本)中,“我”字用了52次之多,相信是诗篇中,“我”字最多的一篇。这些“我”字,有的与罪关联,如“我的罪过”(3节),“我的罪孽”(4节,18节),“我的罪”(18节),表示对自己所犯之罪的悔恨;有的是对于自己的罪所带来身心灵痛苦的哀诉:其中用以表示罪给自己带来肉体的痛苦笔墨最多,如“我的肉无一完全”,“我的骨头也不安宁”(3节),我的伤发臭流脓(5节),我疼痛,大大拳曲(6节),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7节),身体疲倦(8节),我心跳动,我力衰微,连我眼中的光也没有了(10节);罪带来心灵的沉重难以负担的诗句有,如同重担叫我担当不起(4节),因
标签:

诗篇默想

杂谈

和平正直,结局终好(詩篇37篇默想8)
经文:“你要细察那完全人,观看那正直人,因为和平人有好结局。至于犯法的人,必一同灭绝,恶人终必剪除”(诗篇37:37-38)
诗人在诗篇37篇中,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用对比的方法教导人们要放远眼光,“等候耶和华,遵守他的道”(诗篇37:34),行义兴善,因为长远来看,“和平人有好结局。至于犯法的人,必一同灭绝,恶人终必剪除”。
诗人在诗篇第1篇用了中国诗词中常用的比、兴的修辞手法,对于依靠神话语生活的人作了如此美妙的描写:“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篇1:3)。诗篇37篇也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不过这次是用来描写恶人,“我见过恶人大有势力,好像一根青翠树在本土生发”(诗篇37:35)。不同的是,前者写义人靠神的话语而活的兴旺景象,后者则描写恶人表面发达,实则“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诗篇37:2)。作者似意在教导人们看事物不要看表面,不要看一事一时,而要反复对比,且要将远光放远。
箴言3:5-6说,“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仰望耶和华,是否专心?是否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